易思范

抖音电商向200粉以下达人开放直播带货权限

产业报道

2025年04月10日

  4月7日,抖音电商发布《关于修订〈抖音电商创作者入驻管理规范〉的意见征集通知》,对电商创作者的带货权限规则进行重大调整,首次将个人与非个人账号的带货权限与粉丝量分级挂钩。网经社直播电商台(LIVE.100EC.CN)根据Deepseek查询获悉,根据新规:

  个人账号:

  有效粉丝≥200:可开通直播间带货权限;

  有效粉丝≥500:开放视频带货权限,并允许在个人主页及评论区展示橱窗;

  有效粉丝≥1000:解锁图文带货权限。

  企业/个体工商户账号:统一要求粉丝≥1000,方可开通直播间、短视频及图文带货权限。

  新规将于4月17日正式生效,标志着抖音电商进一步收紧内容生态准入门槛,推动创作者从“流量驱动”向“质量优先”转型。

  规则调整背景:治理乱象与生态重构

  1. 低质内容泛滥倒逼门槛提升

  此前,抖音电商因低门槛准入导致大量“僵尸账号”和低质内容涌入。部分账号通过刷粉、虚假交易等手段快速开通带货权限,售卖劣质商品甚至实施诈骗。2024年平台数据显示,因创作者资质问题引发的消费者投诉占比达32%,其中粉丝量低于500的账号贡献了67%的纠纷订单。

  2. 配合“店播主导”战略转型

  2024年起,抖音电商GMV中“货架+店播”模式占比已超70%,而头部达人贡献率降至9%8。平台通过提高个人创作者门槛,进一步将流量向商家自营店播倾斜,减少对达人生态的依赖。例如,服饰品牌“白小T”通过工厂实景直播拆解成本,单场GMV突破千万,验证了专业化店播的潜力。

  3. 政策合规压力

  《网络交易合规数据报送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要求平台强化主体责任。新规通过粉丝量分级筛选,可更精准监控创作者行为,降低数据报送与合规管理成本。

  行业影响:创作者洗牌与商家机遇

  1. 个人创作者面临生存挑战

  初级玩家出局:粉丝量低于200的账号将失去直播带货资格,预计影响超300万中小创作者。

  内容质量竞争加剧:粉丝量500以下的账号无法通过视频带货,倒逼创作者提升内容专业性。例如,美妆领域需持证讲解产品功效,服饰类需提供实穿测评。

  达人转型压力:头部达人“衣哥”等已退隐,中腰部达人广告报价降至粉丝数的5%-10%,部分账号转卖价格跌至1000元/万粉。

  2. 商家店播获结构性利好

  流量倾斜加速:新规与“货架场景免佣”“返还推广费”等政策形成合力,2025年已为商家节省成本超30亿元。例如,木梳品牌“缘木轩”通过免佣政策月省4万元,专注产品研发。

  专业度成核心竞争力:店播要求主播熟知产品细节,违规成本高企(如错误描述可能导致封号),推动商家组建专业化运营团队。

  中小商家突围路径:通过“真实场景+硬核测评”建立信任,如非遗苏绣店铺“云帆苏绣”借助平台任务系统,两年内实现GMV翻倍。

  3. MCN机构策略调整

  孵化重心转移:从批量制造“万粉以下小号”转向培育垂直领域专业IP,如家居类账号需绑定设计师资质。

  合规成本上升:机构需投入更多资源审核创作者资质,避免关联账号因违规被批量封禁。

  平台战略意图:从“野蛮生长”到“精耕细作”

  1. 构建分层治理体系

  通过粉丝量分级,抖音电商将创作者划分为“入门-成长-成熟”三阶段,匹配差异化管理:

  入门级(200-500粉):限制带货场景,侧重内容合规培训;

  成长级(500-1000粉):开放视频带货,强化商品质量监控;

  成熟级(1000粉以上):全权限开放,但需承担更高违规责任(如连带赔偿风险)。

  2. 强化“人货场”精准匹配

  新规与“商家体验分”升级形成协同效应——后者已剔除配送时长、售后拒绝率等不合理指标,新增揽收时效达成率、售后处理时长等更贴合实际的考核维度。两者共同推动生态参与者提升服务效率。

  3. 响应监管与长期主义

  2025年抖音电商将“商家满意度”列为核心指标,成立专项优化小组,定期公示政策进展。此次规则调整既符合《电商创作者管理总则》中“保障消费者权益”的要求,也延续了平台“降本提效”的长期战略。

  争议与挑战:公平性与执行尺度

  1. 粉丝量是否等于专业度?

  部分用户质疑,粉丝量仅反映流量获取能力,与商品知识或服务能力无必然关联。例如,科普类账号粉丝粘性高但增长慢,可能因门槛限制错失商业化机会。

  2. 技术对抗风险

  刷粉、买号等灰色产业可能抬头。尽管平台已建立“同一身份证限开一个带货账号”等机制,但黑产技术迭代仍对治理构成挑战。

  3. 中小创作者生存空间挤压

  兼职创作者难以承受专业化转型成本,可能流向快手、视频号等竞争平台,导致抖音内容多样性下降。

  未来展望:电商生态的“专业化革命”

  此次规则调整是抖音电商从“流量红利”转向“质量红利”的关键一步:

  技术赋能:AI审核工具将更广泛应用于创作者资质核验与内容合规监测;

  全球化适配:随着TikTok电商扩张,类似规则或复制至海外市场,但需调整粉丝量阈值以适配区域差异;

  生态共生:平台或推出“创作者-商家联营计划”,促成优质内容与供应链资源的直接对接。

  抖音电商的此番变革,既是对行业乱象的纠偏,亦是对“内容电商2.0时代”的提前卡位——在这里,专业度与信任感将成为比流量更稀缺的货币。

image.png

+1

来源:网经社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