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消息,屋漏偏逢连夜雨,IPO失败、估值急速下坠之后,WeWork又传来亏损扩大的消息。
据外媒报道,WeWork提供给投资者的最新文件显示,第三季度该公司营收虽从去年的4.82亿美元增至9.34亿美元,但亏损也从4.97亿美元增加至12.5亿美元,同比增加逾150%。此外,WeWork还表示,由于新办公空间的快速建设,入住率降至79%,是2017年中期以来的最低数字。
这些消息对于当下的WeWork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近段时间以来,该公司连续传出IPO失败、创始人出走、高管离职的消息,越来越多问题的出现,使得市场开始质疑这家共享办公巨头的商业模式和公司治理。
资料显示,WeWork创办于2010年,业务遍布29个国家的111个城市。今年8月,该公司提交IPO招股书,计划募得35亿美元资金。但由于投资者反应冷淡,该公司很快在9月份取消了首次公开募股(IPO)计划。
为了纾解困局,今年10月,WeWork与大股东软银集团达成融资协议。根据协议,软银将总计向WeWork提供95亿美元资金。此后,软银将持有约80%完全摊薄后的WeWork经济所有权。
不过,重金投资WeWork却未能迎来上市套现,软银也面临了不少压力。本月早些时候,软银公布了2019年第三季度财务数据,运营亏损达到7040亿日元(约合64.6亿美元),为十四年来公司首次季度运营亏损。
另外,软银旗下初创企业投资基金Vision Fund(愿景基金)该季度亏损9703亿日元。在近日举办的记者会上,以眼光毒辣著称的软银CEO孙正义表示:“就像台风过境一样,这是我创业以来从没有过的亏损”。与此同时他还表示,“我们应该对WeWork、Uber和Slack等初创公司的IPO进程更加谨慎。”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取消首次公开募股,并导致估值大幅缩水超过87%,一位前员工将包括联合创始人、前首席执行官亚当·诺依曼(Adam Neumann)在内的WeWork管理层以及孙正义诉至法庭,要求赔偿损失。
WeWork陷入这一窘境,一方面与诺依曼及其管理制度有一定联系。事实上,这一说法也能从诺依曼辞去首席执行官以及放弃在WeWork董事会的席位、投票权的行为中得到印证。
另一方面则与公司持续亏损,迟迟不见盈利有关。数据显示,该公司亏损由2016年的4.29亿美元扩张至2018年的19.27亿美元。今年上半年,该公司亏损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翻了一倍。刚刚过去的第三季度,亏损又较同期增加150%。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美国企业软件公司甲骨文(Oracle)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曾在一次活动中表示,尽管自己与软银的孙正义是关系不错,但他不认为WeWork或Uber存在显著的投资前景。埃里森声称,Uber和WeWork“几乎没什么价值”。
《电商报》注意到,为了扭转颓势,WeWork近期也开始采取行动。除了卸除诺依曼的职权外,还发布了一项“90天改革计划”,具体包括剥离多项副业、裁员以及将重点由初创企业转向大型企业客户等。
接下来,能否实现盈利、提升估值,从而顺利登陆资本市场,是WeWork要走的关键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