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思范

Coupang推出英语版购物应用

跨境电商

2025年05月09日

  近日,韩国电商巨头Coupang正式上线其移动应用的英文界面,这一举措标志着这家以“火箭配送”闻名的电商平台正式吹响全球化号角。

  战略升级:从本土霸主到全球玩家

  据网经社跨境电商台(CBEC.100EC.CN)查询DeepSeek后获悉,作为韩国市值最高的零售企业,Coupang此举不仅旨在服务在韩170万外籍人口,更被视为其拓展东南亚、北美等海外市场的重要跳板。成立于2010年的Coupang,凭借“当日达”物流体系重塑韩国电商格局。其核心优势在于自建的智能物流网络——覆盖全国99%地区的“火箭配送”服务,以及覆盖生鲜、3C、时尚等全品类的2.7亿SKU。2023年,平台GMV突破340亿美元,其中跨境业务占比达23%,中国卖家贡献的GMV同比增长121%。

  此次英文版应用的推出,直指在韩外籍人群的消费痛点。据韩国法务部数据,截至2024年底,在韩长期居留外籍人口达170万,其中英语使用者占比超60%。此前,这些用户常因语言障碍被迫依赖代购或海外直邮,购物成本高出30%-50%。Coupang英文版不仅实现商品详情、支付流程、客服对话的全英文覆盖,更保留了“黎明配送”“WOW会员专属价”等本土化服务,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技术重构:打造无感跨境体验

  为支撑全球化战略,Coupang投入3.2亿美元重构技术中台。新版应用采用AI驱动的实时翻译引擎,商品标题、用户评论等动态内容的翻译准确率达98%。更关键的是,其跨境购物服务“Rocket Jikgu”实现系统直连:中国威海仓的商品从下单到清关平均仅需47小时,较行业平均水平缩短63%。

  支付环节同样实现突破。英文版应用集成PayPal、国际信用卡等8种海外支付方式,并针对外籍用户推出“零门槛WOW会员”计划——无需韩国手机号或本地银行卡即可享受会员价。据内部测试数据,该计划使外籍用户客单价提升2.1倍,复购率从17%增至39%。

  生态博弈:挑战与机遇并存

  尽管市场反响积极,Coupang的全球化之路仍面临三重挑战:

  1.地缘政治风险:韩国对华贸易依赖度高达24%,但中美科技博弈可能波及跨境数据流动。

  2.本土化适配:东南亚市场对“当日达”服务需求仅为韩国的1/3,需重构物流成本模型。

  3.竞对围剿:Shopee已覆盖东南亚6亿人口,亚马逊亦在加速布局韩国市场。

  行业分析师指出,Coupang的破局关键在于“轻资产复制”能力。其计划将威海仓模式复制至日本大阪、美国洛杉矶,形成“全球商品池+区域分拨中心”网络。据财报披露,2025年一季度跨境GMV中,海外仓商品占比已达41%,履约成本同比下降28%。

  行业震荡:重塑全球电商格局

  Coupang的突围正引发连锁反应:

  1.物流变革:马士基、韩进海运等巨头正洽谈接入Coupang的“航运+卡车”协同配送系统。

  2.支付革新:韩国央行已启动“数字韩元”试点,Coupang成为首批接入机构。

  3.人才争夺:平台宣布投入1.2亿美元招募AI翻译、跨境合规等领域专家,薪资溢价达行业平均1.8倍。

  对于在韩中国卖家而言,英文版应用开辟了新增长极。威海综保区数据显示,2025年Q1发往Coupang海外仓的商品中,标注“English Friendly”的SKU销量环比增长230%。某3C配件卖家透露:“我们的充电宝产品通过英文站触达东南亚买家,单月订单破万,这在以前需要单独开设Shopee店铺。”

  未来图景:从“韩国亚马逊”到“亚洲之光”

  Coupang创始人金范锡在内部信中写道:“我们的愿景是让全球消费者像韩国用户一样,享受‘凌晨下单、早餐收货’的确定性。”为实现这一目标,平台计划三年内投入45亿美元建设全球智能物流骨干网,并在2026年实现英文站覆盖50%的活跃卖家。

  这场由语言切入的全球化战役,本质是电商基础设施的较量。当Coupang的“火箭”跨越语言屏障,其构建的“即时零售”标准或将重新定义全球电商竞争规则。

+1

来源:网经社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