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晚间,苏宁易购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苏宁易购2024年营收达567.9亿元。
出品|网经社
作者|可乐
审稿|云马
2024年苏宁易购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亿元,同比增长114.93%,自2020年以来首次实现全年盈利;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5.86亿元,同比增长57.56%。
公告显示,2024年公司推动“开大店、开好店”战略,在重点城市新开、重装75家SuningMax(苏宁易购超级体验店)和SuningPro(苏宁易购超级旗舰店),打造家庭场景解决方案,提供新质产品的展示和推广平台,提升消费者一站式购买体验。在县镇和社区市场,零售云加盟店全年新开1296家,其中大店数量占比达22.15%,通过“卫星站”和“以旧换新驻点”深入新老小区,优化门店结构。
网经社数字零售台(DR.100EC.CN)获悉:
核心数据解读:盈利拐点背后的战略调整
营收结构优化,线下门店成增长引擎
2024年苏宁易购营收567.9亿元,虽未恢复至千亿巅峰水平,但核心家电3C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78%(2023年为72%)。值得注意的是,线下门店销售贡献占比达45%,四季度单季门店销售规模同比增长64.6%,创近五年新高。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门店形态优化:全年关闭低效社区店约120家,同时在一二线城市新增及改造16家苏宁易家旗舰店,主打“家电+家装+服务”场景化体验,单店坪效提升30%。
净利润转正,供应链效率提升是关键
全年净利润6.1亿元的背后,是苏宁对供应链的深度重构。2024年,苏宁通过统仓统配模式降低物流成本约12%,与头部品牌合作定制专供机型占比提升至25%,带动毛利率同比上升2.3个百分点。此外,关闭亏损业务(如部分海外电商板块)和裁员10%的“瘦身计划”,减少管理费用超8亿元。
现金流大幅改善,偿债压力缓解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5.86亿元,主要源于库存周转天数从2023年的68天压缩至52天,应付账款周期延长15天。截至2024年末,苏宁资产负债率降至82%(2023年为89%),短期借款减少36亿元,但仍有约280亿元债务需在未来三年内偿付,流动性压力尚未完全解除。
行业背景:零售业复苏下的“冰与火”
2024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2%,其中家电类消费增长9.6%,线下实体零售回暖趋势明显。然而,零售行业分化加剧:
电商平台:京东、拼多多通过“百亿补贴”争夺价格敏感用户,抖音电商家电品类GMV突破千亿;
线下商超:国美电器持续收缩,区域连锁如武汉工贸、浙江五星电器加速整合;
跨界竞争者:华为、小米依托生态链扩大智能家居份额,进一步挤压传统渠道商空间。
在此背景下,苏宁选择“回归线下基本盘+强化服务壁垒”的差异化路径。其2024年推出的“苏宁云店”数字化系统,将门店选品、会员运营与线上订单打通,实现线下客单价提升18%,线上订单到店自提率超40%。
战略拆解:如何打赢翻身仗?
门店重做:从卖货场到体验中心
苏宁易家旗舰店引入“前置仓”模式,联合海尔、美的等品牌设立场景化展区,用户可现场体验全屋智能方案,并享受“送装一体”服务。财报显示,此类门店客单价达1.2万元,较传统门店高出60%。
下沉市场突破:零售云加盟店逆势扩张
2024年苏宁零售云新增县域加盟店800家,总量突破1.3万家,通过轻资产模式(品牌授权+供应链支持)覆盖全国90%以上县城。加盟店平均销售额同比增长22%,其中家电清洗、以旧换新等服务收入占比升至15%。
直播与私域流量运营
苏宁全年开展直播超5万场,依托线下门店搭建“前店后播”场景,带动直播GMV达86亿元,同比增长210%。同时,通过企业微信沉淀3000万私域用户,复购率提升至35%。
未来挑战:可持续增长如何实现?
尽管业绩回暖,苏宁仍需应对三大挑战:
负债结构优化:短期偿债压力仍在,需通过资产处置(如物流地产REITs化)或战投引入改善现金流;
线上流量短板:对比京东、抖音等平台,苏宁易购APP月活用户仅5200万(同比增12%),流量获取成本居高不下;
行业竞争白热化:京东宣布未来三年将开设2万家家电专卖店,拼多多“百亿补贴”持续加码,价格战风险加剧。
对此,苏宁管理层在业绩会上透露,2025年将聚焦三大方向:
深化线下护城河:计划新增50家苏宁易家旗舰店,零售云门店目标突破1.5万家;
布局即时零售:依托全国600个前置仓,联合美团、饿了么拓展“家电小时达”服务;
探索出海机会:在东南亚试点“供应链输出+本地化运营”模式,首站落地印尼。
结语:传统零售的“韧性之战”
苏宁易购的扭亏为盈,不仅是企业自身的战略胜利,更折射出中国零售业在电商冲击下的韧性进化——线下场景的价值重估、服务能力的深度打磨、与用户建立“超越交易”的情感连接,或将成为下一阶段行业竞争的核心。尽管前路依然坎坷,但这份财报至少证明,传统零售巨头仍有能力在变革中找回自己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