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消息,京东的“无人军团”正朝着规模化生产及商用的方向迈进。构建无人化的智能物流网络体系,或将成为未来物流巨头角逐的重点。
6月11日,京东集团与长沙经济开发区就京东无人车总部项目落户签署合作协议,项目总投资20亿元。这也意味着去年12月双方签订的总投资100亿元的京东无人车智能产业基地项目开始逐步落地。《电商报》了解到,该总部项目落户长沙后,将主要致力于三大产品的研发生产:一是物流机器人,二是无人机,三是无人车。
在今年618年中大促来临之际,京东在无人化物流技术的“造势”及合作方面动作不断。在JD CUBE展示了L4级无人重卡、无人配送车等一大批无人科技成果后,京东又于6月5日同上海新时达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重点在智能机器人制造尤其是末端配送机器人的量产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此前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X事业部总裁肖军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曾表示,在过去的大部分时间里,无人机和无人车的主要应用场景还是在末端配送,而京东都希望能够搭建起“干线—支线—末端配送”的三级无人机物流网络体系。显然,无人车智能产业基地项目的落地,或将推动京东的无人物流蓝图向前迈出重要的一步。
在无人物流上投入大手笔的不单只有京东物流,菜鸟同样试图扩充自身“无人军团”的规模。5月31日菜鸟与初创公司速腾聚创联合发布了全球首款MEMS固态激光雷达无人物流车,同时还宣布将与速腾聚创、一汽解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点我达等生态合作伙伴推进无人设备的量产。依据该计划,未来三年阿里菜鸟无人设备将达到十万台。对此前一贯走“轻资产”路线的菜鸟而言,投产十万台无人设备的计划,显然已经看到了无人物流的大趋势,并且有意通过加重投资与对手较量。
此前物流企业在无人科技方面的成果仅仅停留在局部试点,似乎更多集中科研技术的比拼。然而无论对京东物流还是菜鸟来说,胜负并不在于“一车一机”,构建立体的智能物流网络才是最终目标。因此随着技术、政策等多重因素愈发成熟,推进无人科技的规模化投用,也必将成为双方下一步的部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