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消息,无人零售在经历资本的“狂轰乱炸”后,开始纷纷转型止损。到了下半场,却迎来了传统便利店的入局。日前,便利店连锁企业全家便利店在上海推出了智能贩售机和变形货架。拥有较成熟的零售供应链和依托门店布局的传统便利店,或能扭转无人零售的颓废局势。
5月19日,上海虹桥世界中心一层大厅里出现了一组名为“全家+”的智能便利售货机。“全家+”智能便利售货机由4个分类货柜组成,分别售卖全家特色的鲜食、乳品、饮料、面包及日用品。此外,全家的门店推出了一种变形货架,目前有两家,面积10多平米,分别位于上海地铁江宁路站和七莘路站内。消费者可以买现制热食。全家便利店这两种新业务的推出,标志着传统便利店开始布局无人零售。
目前,无人零售在经历了最初的疯狂圈地后,因为供应链、运营管理、货损、低毛利率和低技术壁垒等问题,导致多家企业陷入盈利难题。相比无人零售企业“拔苗助长”式的扩大市场,全家便利店的新业务或许可以避免其中的许多问题。据《电商报》了解,全家便利店将在全国各类商圈推出智能贩卖机或变形货架,预计铺设10-20个试运营点。对比无人货架动辄数以百计的扩张而言,可以避免运营跟不上服务的问题。同时,全家便利店拥有较完善和成熟的供应链,而智能贩卖机将共享全家便利店的供应链,在货品补充方面,存在较大的优势。
实际上,不少无人货架企业也开始推出智能货柜售卖商品。今年年初,猩便利和便利蜂相继被曝出裁员、撤点止损的消息,陷入负面传闻的无人零售开始缩减规模、升级模式止损。2018年2月,苏宁基于无人货架存在的货损问题进行了技术升级,通过人脸识别、重力感应、智能库存管理等技术的运用,升级为智能货柜业务。3月初,便利蜂也宣布升级为智能货柜,以减少货损问题。每日优鲜便利购也与腾讯云达成合作,布局基于视觉识别的智能货柜。
随着全家便利店的入局,无人零售市场将迎来新的局面。不过,智能贩卖机的技术成本和后端的维护成本都比较高,还无法达到到成熟和大规模普及的程度。全家便利店可以依托门店和店内人员的管护,降低运维成本,但对单一的无人零售企业而言,如何降低成本将成为首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