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因其技术上的去中心化、去信任化、不可篡改、分布式等特点成为异常火爆的概念。引来不少的企业和机构提前布局,资本也是蜂拥而至,混入了不少臭名昭著的非法金融公司。
提起非法金融公司,不少人首先想到的是高利贷、现金贷,就像寄生虫一样吸附贷款者的鲜血。其实非法金融字面上解释就是违法进行金融活动,包含合法金融机构内发生的非法金融活动和金融体系外的社会金融活动。
网络借贷利用其便捷,快速,不受地域限制等方式,缓解人们因为在不同年龄、地域时收入不均匀而导致的消费力不平衡问题;出发点确实非常的好,但实际过程中却出现了众多的形如“淘金贷”和“天使计划”诈骗案、暴力催收、高额复利等消息压得贷款人喘不过气来。网贷公司获取了高额利润,同时公司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成为变异的高利贷公司。
网络借贷特别是现金贷公司,在国家严监管趋势下,多部门联合出台相关规定后,不得不寻求新的出路。区块链作为新技术领域,出现过程就有金融背景,比特币首绘区块链蓝图,随后形成金融区块链场景热点。资本是逐利的,面对区块链暴涨的行情,拥有巨额现金资本的网络借贷公司,纷纷转场区块链,甚至有的公司直接ALL IN,催生出网络上的各种虚拟币。
面对区块链火热的现时,媒体舆论分成鲜明的两个阵营。一个认为区块链很赚钱前景广阔;一个认为区块链啥都不是,认为都是骗局。任何事物都应该辩证的看待,不能偏激的认为一个事物非对即错,更不能人为的去站队。那些谈论区块链赚钱说的就是各种形如莱特币、视觉现金币、粉币带来一夜暴富,大家可以跟投赚钱;说骗局的就是说这些币种都是泡沫。区块链作为技术发展来说,肯定需要资金(而且都是巨资),但不是形如虚拟币的热钱。
区块链作为纯技术项目,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2017年融资54起,总额超过12.7亿元;2018年仅1月就发生融资19起,融资额达到6.8亿元。
火热的区块链从技术层面来看,利用亘古不变的方法和原则,来记录事实,每个点都能链接事实,所有的技术都应用在点上。虽然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在消除信赖的第三方(银行金融科技方面)、无人驾驶汽车领域(无人驾驶数据完整性)、互联网安全、数字广告、未来商业、企业应用等方面带来不少的便利。
区块链技术被广泛应用的同时也给监管部门带来不小的压力。主要来自区块链运用到金融场景中,各国都在选择适合自身的监管措施。体量小的英国和新加坡采用监管沙盒来实行穿透式监管,体量大的美国实行的是不管何种性质的金融科技都纳入相应的金融监管体系中,由美国证监会来统一监管。中国在区块链金融场景应运虽然领先,但是存在监管模糊地带,容易被投机者钻空子,有待加强。为此我国加紧相关方面的立法程序,希望为区块链套上监管的枷锁,让他带着枷锁安全的跳舞。
说到这里不得不讲一讲非法区块链金融的套路问题了,利用区块链技术发行虚拟币,然后ICO,所谓ICO就是首次公开募币,项目负责人通过向网络向不特定的投资者发行加密代币,为项目进行融资。造成了一些与ICO没有任何关联的项目也借助热度,混入市场,通过包装吹嘘,让社会大众眼花缭乱,让不少没有金融防范意识的投资人引入梦想快速致富的道路上,最后被骗的倾家荡产。像大家熟知的美容、社交、酒类和竞技等奇葩项目也都进入ICO融资;同时也让一些非法的币众筹、币久网、ICOAGE、立方投和ICO365等平台生意火爆,风头都赶超了股市IPO。
这种手法就像最早的直销和传销,为了钱财不择手段,借着区块链金融创新的幌子,宣传产品的深化故事,人为操纵造就造富神话,吸干投资者的最后一滴血,以达到非法融资的邪恶目的。
区块链泛滥被妖魔化,破坏了社会正常生态,给人民群众的财富带来巨大损失,冲击了正常秩序。还有的就是区块链要求投资人不能用本币来参与,而要用形如以太坊和比特币来绕开相关机构的监管,对法定货币的权威也是一种挑战,也给社会金融带来了混乱。
2017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门正式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将ICO定性为一种未经批准的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将给予全面清理整顿,坚决治理市场乱象。
公告给区块链在金融场景中的应用指明了方向,同时对意图利用区块链技术来行骗的不法之徒一顿棒喝,给区块链技术做了正本清源。技术就应该是技术,需要做回技术本身,不要动辄就想着喊口号,通过吹嘘包装来赚钱,只有技术成为了技术钱就顺理成章的到来了,像微软、苹果和华为等科技公司那样赚钱。
区块链作为技术来说,它解决了现时网络技术的疼点,有利于网络世界的唯一性,前途将是一片光明,将是技术潮流。在物联网、供应链、医疗等为人类谋取福利的领域有大显身手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