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倒闭、跑路”风潮笼罩下,共享单车战事逐渐收紧,杨磊带领的哈罗单车反而得到资本的持续加持,顺利挺进前三甲,实在让人“耳目一新”。
几天前,哈罗单车完成复星领投、GGV等跟投的D2轮融资,金额高达10亿元人民币。这距离D1轮3.5亿美元融资,仅仅过去一个月的时间。
哈罗单车的起步略晚,杨磊能够以“后来者”的身份,在一场场真刀真枪的厮杀中突出重围,实属不易!
壹
最初创办哈罗单车的时候,杨磊手上的牌并不够好。虽说2016年9月1日,哈罗单车就正式启动,但是等到11月正式投放车辆的时候,共享单车领域早已进入“双寡头”时代。
两大巨头ofo和摩拜正在各个城市疯狂地进行投放数量“大比拼”,双方在资本市场的状况大好,屡屡传来动辄数亿美元的融资消息。而战火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早在他们攻占的范围内,这时想要挤进去已经没有机会了。
与此同时,无数共享单车争先恐后挤进共享领域,小鸣单车、小蓝单车等都忙着“抢山头插大旗”,战情激烈得近乎残酷。
杨磊带领着整个团队站在一、二线城门外,眼看着城门即将紧闭而里面烽烟四起,左右权衡之后,调转“车头”往三四线城市出发。
他想得很清楚,若是跑进去跟两大巨头正面冲突,其实胜算并不大。虽然此前已经完成A轮融资,但大部分钱都用在研发和造车上,就算拿上所有的钱去跟财大气粗的ofo和摩拜硬碰硬,恐怕也只是杯水车薪。
再说了,共享单车不同于其他互联网行业,没有客单价比较高之说,都是1块钱的生意。所以通常互联网公司首先攻占北上广深等一线,对二三线城市则避之不及的“潜规则”在这个领域并没有用。
进入三四线城市实际上是被动选择的结果,尽管心有不甘,但“小肉再少也是一块肉。
于是,杨磊决定模仿沃尔玛的战略,以小城市为大本营,待羽翼丰满之际再杀回一线城市。哈罗单车第一个进入的城市是苏州,但首次出师便不利。
哈罗单车投放第一天就被城管全部收走,交涉了很久,政府还是不允许投,因此在苏州投放的几千辆车都无果而终。苏州政府对共享单车管理很严格,这是他们没有想到的。
贰
人生就是这样,当你“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其实“柳暗花明又一村”,杨磊很快就找到“这一村”。
从苏州挫败而归后,他们迅速进入宁波,惊喜的是单车投放后,用户需求、骑行数据、收入数据都非常良好,总算有点收获。
到2017年6月,哈罗单车新开了30多个城市,这更加肯定了“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的正确性。尤其是春节后占领杭州,让杨磊喜上眉梢。作为阿里的大本营,杭州的交通比较完善,多数共享单车公司不敢进杭州。
但杨磊认为公共自行车和共享单车是互补的,决定去杭州试一下,发现结果还不错。这大大增强了他的信心,加快了攻城略池的速度,短短一个月时间,哈罗单车占领城市数量将近100个。
在哈罗单车大步挺进三四线城市之余,资本市场高度看好,频频注资加码,为杨磊提供源源不断的“枪支弹药”。
有意思的是,就在众人都以为ofo和摩拜会合并时,没想到反倒是哈罗单车抢先一步布局。10月24日,永安行宣布收购哈罗单车,杨磊继续担任CEO,这成为共享单车首起并购案。
12月4日,蚂蚁金服狂砸20亿入主哈罗单车,杨磊拿着足够的资本加码这场前三甲的突围赛。
毫无疑问,“后来者”杨磊是幸运的。经过无数轮“流血战争”后,除了几家独角兽脱颖而出,更多的则上了死亡名单。如今共享单车陷入倒闭风潮,悟空单车、町町单车、酷骑单车相继倒台,无数人的押金随之付诸东流、讨钱无门。
两大巨头摩拜和ofo,也在年中相继拿到巨额E轮融资后收紧战事,整个共享单车从“拼数量”、“拼资金”到现在“拼精耕细作”,所有玩法都不一样了。
叁
其实在入局共享单车之前,杨磊也曾极度纠结状态。美国之行并没有找到更合适的商业模式,反而是国内正风起云涌的共享单车吸引了他。
但是当时他并没有多大把握,创业最需要的“天时地利人和”,大概只有“人和”这张王牌。
他身边的这支核心团队,基本是前几次创业留下来的老搭档,有种“大浪淘沙”过后的惺惺相惜之情。产品研发团队来自车钥匙,三名合伙人江伟、李开逐、韩美也是做车钥匙时组建起来的,彼此信任度和默契度都很高。
江伟和韩美是他从阿里费了好大劲才挖来的,当时江伟是淘宝中间件核心技术专家,韩美是支付宝国际部外卡业务全国负责人,而李开逐曾是携程基础事业部高级研发经理、爱立信(中国)研发中心技术专家。
此外,团队一半以上人员有出行基因是杨磊杀入共享单车的最大底气。整个团队具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在硬件方面,比如嵌入式开发、蓝牙设备、通信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而共享单车的核心是智能锁,正好用得上。
大一的时候他开始在电脑零配件行业尝试第一次创业,结果幸运地捞到第一桶金。2013年,他又杀入竞争激烈的代驾行业创办爱代驾,在与将近30家公司进行一年多的近身肉搏后,好不容易突围成为行业第二名。
没想到的是,因为经验不足造成重大失误,差一点让这家公司倒闭。那时候他才25岁,在招聘CTO时只看简历没有进行实力评估,当这位新上任的CTO重新开发的系统一上线就完全陷入瘫痪后,他才醒悟过来找错了人。
无奈之下,杨磊迅速撤换了这位CTO,并重新启用了原来的系统才安全度过难关。
到了2015年7月爱代驾进入稳定期,他认为自己更适合创业而不是当一名职业经理人,于是便辞去爱代驾CEO职务,只担任爱代驾的董事长和大股东。
恢复“自由身”后杨磊跑去硅谷考察学习两个月,在参观Facebook中收获颇丰。回国后,他再次创业成立了智慧停车项目“车钥匙”。该项目的主要商业模式是,通过APP一键呼叫专人泊车、还车,同时对停车场资源进行整合和管理。
很快就受到资本的青睐,先后完成A轮、A+轮融资。不过,苦苦摸索了一年后,杨磊仍觉得没有找到可行的商业模式,只好前往美国考察停车业务寻求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