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思范

嘀嗒出行上线“行前二次人脸识别”功能

产业报道

2025年04月25日

  4月,嘀嗒出行宣布上线“行前二次人脸识别”功能,这一举措旨在进一步保障出行安全,确保实际接驾车主与接单车主一致,为车主和乘客构建更加互信和安心的出行环境。

  双重核验,提升出行安全性

  据网经社移动出行台(DCX.100EC.CN)查询DeepSeek后获悉,根据新功能要求,车主在“出发去接乘客”和“到达乘客起点”两个关键节点均需进行人脸识别。这一双重核验机制,有效避免了实际接驾车主与接单车主不符的情况,大大提升了出行的安全性。若车主人脸识别未通过,平台将帮助乘客取消行程;若车主30天内累计两次行前识别验证失败,将被扣减信用分并限制接单。这些严格的措施不仅保障了乘客的权益,也对车主起到了约束作用,促使双方更加遵守平台规则。

  技术赋能,精准识别与管控

  除了“人不符”管控升级,嘀嗒出行在“车不符”识别方面也取得了进展。近期,平台在行前核验卡乘客主动反馈并跟进管控的基础上,新增了风控中台AI算法主动识别功能,并采取相应管控措施。基于IM消息和语音通话沟通,平台可在行前有效识别是否存在更换车辆行为。目前,IM消息识别准确率已达99%,虚拟通话识别准确率也已达80%。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使得平台能够更加精准地识别和管控异常行为,保障出行秩序。

  对于乘客来说,在确认上车前,可通过车主信息核验卡来确认车辆是否与订单相符。若发现不符情况,可通过核验卡旁边的投诉入口进行投诉。这一设计充分保障了乘客的知情权和投诉权,让乘客在出行过程中更加安心。

  车主配合,共建互信出行环境

  为了更有效地避免车辆不符影响正常出行,嘀嗒出行建议车主若有车辆信息变更,应及时在App内更新备注,可在个人主页点击“车辆管理”,进入“我的车库”进行现有车辆信息更新或添加第二辆车。此外,若车主在平台认证了两辆车,可在接单时操作切换车辆,确保接单车辆和实际驾驶车辆相符,进而共建双向互信的合乘环境。车主的积极配合是保障出行安全的重要环节,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构建更加安全、互信的出行环境。

  行业示范,推动出行行业规范发展

  嘀嗒出行此次上线的“行前二次人脸识别”功能,不仅是对自身平台安全保障的一次升级,也为整个出行行业树立了榜样。在出行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安全问题始终是重中之重。嘀嗒出行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不断提升安全保障水平,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随着出行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平台的安全性和服务质量将成为吸引用户的重要因素。嘀嗒出行的这一举措,有望提升用户对平台的信任度和满意度,进一步巩固其在市场中的地位。同时,这也将促使其他出行平台加大在安全保障方面的投入,推动整个行业向更加规范、安全的方向发展。

  嘀嗒出行上线的“行前二次人脸识别”功能是一项重要的安全升级举措。通过双重核验、技术赋能和车主配合,平台有效提升了出行安全性,构建了更加互信的出行环境。

+1

来源:网经社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