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思范

爱奇艺杀入直播带货

产业报道

2025年04月25日

  4月25日消息,4月23日,爱奇艺在"2025世界·大会"上宣布正式上线内容电商业务,主攻直播带货赛道。

  作为长视频平台的代表,爱奇艺此次跨界并非偶然——2024年其营收同比下降8%,净利润更是暴跌60%。在短视频冲击、广告收入萎缩的背景下,拥有1.3亿会员的爱奇艺,正试图通过"内容+电商"的模式寻找新增量。

  一、增长焦虑下的战略转型

  网经社数字零售台(DR.100EC.CN)查询Deepseek后获悉,爱奇艺的财报数据揭示了其迫切转型的原因:2024年会员服务收入177.6亿元(同比降13%),广告收入57.1亿元(同比降8%)。这种下滑与短剧的爆发式增长形成鲜明对比——据行业数据,头部短剧单日充值可达6000万元,而爱奇艺2024年仅诞生首个单月分账过百万的微剧项目。

  短视频平台对用户时长的争夺尤为激烈。抖音、快手通过"短剧+电商"模式已构建完整闭环,淘宝、京东甚至美团都纷纷加码短剧内容。在此背景下,爱奇艺的"长视频"优势正在被稀释:

  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被短视频挤压至不足1小时

  广告主预算向效果更直观的直播带货倾斜

  内容制作成本居高不下(《狂飙》单集成本超千万)

  此时入局直播带货,实则是将存量会员转化为电商用户的必然选择。

  二、内容电商的差异化路径

  爱奇艺在布局内容电商时,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IP驱动"差异化路径,这使其在激烈的直播带货赛道中具备了独特的竞争优势。依托平台丰富的影视资源,爱奇艺可以将《苍兰诀》《莲花楼》等爆款剧集的明星艺人转化为天然带货主播,这种深度绑定的明星资源策略已被验证具有强大带货潜力——在《狐妖小红娘》热播期间,主演杨幂的同款彩妆销量就实现了300%的惊人增长。

  在直播形式创新方面,爱奇艺计划推出"剧组探班直播"、"角色周边专场"等特色内容,通过将《大江大河》等剧集的拍摄地转化为农产品带货现场,打造"内容即场景"的沉浸式购物体验。这种场景化直播不仅能够强化IP价值,还能提升用户的参与感和购买欲。

  针对平台1.3亿高价值付费会员,爱奇艺设计了专属的电商赋能体系。通过"积分抵现"、"超前点播免费送"等特色权益,有效提升会员转化率。数据显示,爱奇艺会员年均消费达200元,远高于普通用户,这为电商业务提供了优质的客群基础。

  然而,这种IP驱动的电商模式也面临着显著挑战。一方面,艺人档期协调存在现实困难,影视IP的热度周期往往较为短暂;另一方面,如何建立稳定、可持续的供应链体系,确保从内容热度到商品交付的全链路畅通,将是决定这一战略能否持续成功的关键因素。这些挑战的解决程度,将直接影响爱奇艺内容电商的长期发展前景。

  三、内容电商的"三国杀"格局

  2025年的内容电商战场已形成三大阵营:

  1. 短视频系(抖音、快手)

  优势:日均7亿活跃用户,算法精准匹配

  短板:客单价偏低(平均80元),退货率高

  2. 传统电商系(淘宝、京东)

  优势:供应链成熟,品牌资源丰富

  短板:内容创作能力较弱,流量成本攀升

  3. 新入局者(爱奇艺、B站)

  优势:垂直用户粘性强,内容制作专业

  短板:电商基建薄弱,履约经验欠缺

  值得注意的是,B站小店上线首月便产生32位GMV超千万UP主,证明垂直社区同样具备电商潜力。而拼多多近期严打"刷量商家",京东投入110亿扶持直播,显示行业已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

  结语:不止是带货,更是生态重构

  爱奇艺的电商尝试,本质上是对"用户价值"的深度挖掘。其成败将取决于三个维度:

  能否将剧集热度转化为直播流量(如《庆余年2》播出期间同步上线周边专场)

  能否建立区别于"叫卖式"直播的内容差异化

  能否解决长视频平台固有的"流量潮汐"问题

  龚宇表示"电商需要时间成长",这或许暗示着更大的布局——未来可能出现"观看《仙剑》直接购买剧中同款"的深度融合场景。当内容与消费的边界彻底消弭,长视频平台的商业想象力才能真正打开。

+1

来源:网经社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