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思范

百度李彦宏联手宁德时代曾毓群,要大干一场

产业报道

2025年03月03日

  强强联合,各取所需。

  百度与宁德时代达成战略合作

  电动车江湖风云再起。

  近日,百度、宁德时代相继宣布已经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现场,百度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宁德时代董事长兼CEO曾毓群等出席并见证签约。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合作,能够让李彦宏和曾毓群这两位业界大佬如此重视并亲自现身呢?

  据介绍,这次合作,百度和宁德时代将围绕“数智化”与“自动驾驶”两大核心领域开展,推动AI在工业上的应用和推广,以及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的普及。

  在数智化建设方面,百度将以全栈自主可控的AI能力,从芯片、平台、应用层全方位支持宁德时代数智化建设,并联合推进多层次人才培养,为绿色转型注入新动能,共建新能源智慧未来。

  在自动驾驶方面,双方的合作将更加深入和具体。百度和宁德时代将聚焦于宁德时代动力电池、换电产品及服务、滑板底盘技术在无人车产品的开发应用等,共同探索打造竞争力领先的无人车以及创新的商业模式。

  强强联合,各取所需

  此次百度与宁德时代的合作,可谓是各取所需、强强联合。

  百度可以借助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和滑板底盘技术上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其自动驾驶技术的实用性和安全性。而宁德时代则可以借助百度的AI技术和自动驾驶平台,加速其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的布局。

  首先,在国内,百度在AI、无人驾驶技术上的探索已经走在了行业前列。

  作为最早入局AI的企业之一,百度在AI人才和技术方面的积累可谓深厚。去年年底,沙利文发布《2024年全球 AI 生态全景概览》,百度和 OpenAI、谷歌一起,成为了唯三被该机构承认的“AI 原生巨头”,也是中国唯一一个榜上有名的公司。

  另外,据百度财报显示,2024年,文心大模型日均调用量持续高速增长,与2023年同期的5000万次相比,一年增长33倍至16.5亿。

  据百度消息,文心大模型最新版4.5将于3月16日正式上线,在能力上有大幅提升,且具备原生多模态、深度思考等能力。

  与此同时,文心一言将从4月1日起全面免费,所有PC端和APP端用户均可体验文心系列最新模型。

  自动驾驶方面,百度从2013年布局自动驾驶,到2017年推出全球首个自动驾驶开放平台Apollo,再到2024年发布全球首个支持L4级自动驾驶的大模型Apollo ADFM,百度的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而坚定。

  去年6月起,萝卜快跑在武汉运营。截至2025年1月,百度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在全国累计提供超900万次的乘车服务;自2025年2月,萝卜快跑已在全国范围实现100%的全无人驾驶运营。

  去年11月,萝卜快跑获批了中国香港首个自动驾驶车辆先导牌照,这也是萝卜快跑获得的首个右舵左行地区自动驾驶测试牌照。

  香港只是萝卜快跑打开全球市场的其中一站。李彦宏还提到,2025年是萝卜快跑重要的扩张之年。他透露,百度将寻求与移动服务运营商、出租车公司及第三方车队运营方等合作,以加速业务扩展。

  至于宁德时代在电池领域的优势,那更不用多说。

  放眼全球,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根据市场调研机构SNE Research发布的2024年全球储能市场、动力电池出货量数据榜单,宁德时代以41%的市占率再创历史新高,稳居榜首,较2023年市占率提升5%。

  动力电池方面,SNE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达1157GWh,其中宁德时代以491GWh的出货量,42.4%的市占率登顶全球第一。

  至于换电服务,去年年底,宁德时代发布了最新一代巧克力换电解决方案,牵手5驾车企,共同带来了10款可换电的车型。与此同时,宁德时代还计划在2025年建设落地1000座换电站,今后换电站的数量将扩展到3万座。

  宁德时代入局换电,野心勃勃。

  至于滑板底盘技术,去年年底,宁德时代发布了全球首款超高安全滑板底盘——“宁德时代磐石底盘”,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据介绍,宁德时代磐石底盘以电池为中心展开设计,首创立体式仿生龟甲结构,采用电池到底盘一体化(Cell to Chassis)技术,将电芯集成到底盘中和底盘的结构共用,实现了高度集成化。

  在活动现场,宁德时代展示了搭载磐石智能底盘的车辆的正面碰撞测试视频,该车辆以120km/h的时速进行正面碰撞,车辆遭遇猛烈碰撞后没有发生起火爆炸。

  另外,该底盘已完成在黑河的冬季测试和吐鲁番的夏季测试,续航里程成功突破 1000 公里,同时完成了包括 120km/h 正面 100% 重叠碰撞和正面柱碰撞在内的相关安全测试。

  正所谓坚如磐石,从命名可以看出,宁德时代对这款底盘的安全性给予了极高的重视。

  百度与宁德时代的强强联合,有望给自动驾驶领域发展带来更多想象空间,打破行业技术壁垒。

  智能驾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站在行业的角度来看,今天,智驾领域已经成汽车行业“兵家必争之地”。

  2月9日,长安汽车发布了“北斗天枢2.0计划”,宣布从2025年起不再开发非智能化新产品,未来3年将推出35款数智新汽车;2026年实现全场景L3级自动驾驶,2028年进一步实现全场景L4级功能。

  行业内对于自动驾驶的分级主要是:L1级至L2级为辅助驾驶;L3级及以上为自动驾驶;L4级,在绝大部分场景下车辆可实现自动驾驶,且不需要驾驶员干预,系统能自行做出判断;L5级是完全自动驾驶,不需要驾驶员和方向盘。

  2月10日,比亚迪宣布全系车型将搭载“天神之眼”智驾系统,首批上市的21款车型将搭载“天神之眼C”智驾技术方案,覆盖7万级到20万级。

  在王传福看来,2025年将成为全民智驾元年。

  小鹏汽车也不甘示弱,何小鹏表示,2025年年中将推出V6全新大版,具备准L3能力的高阶自驾功能。

  华为方面,余承东曾公开表示,华为的智能驾驶系统“无激光雷达版本已优于FSD”。华为的ADS(Autonomous Driving Solution)系统通过激光雷达和视觉融合技术,实现了更精准的环境感知和更智能的驾驶决策。

  余承东指出,智能驾驶,凑合能用与好用并安全,是完全不同的境界!就像打电话有网就行,上网就需5G!

  除此之外,特斯拉也有不少动作。

  2月25日,特斯拉宣布为中国客户分批次更新软件,推出城市道路自动辅助驾驶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在中国25日的更新确属FSD智能辅助驾驶功能,而非完全自动驾驶。主要聚焦于城市道路的特定场景辅助驾驶,属于“部分自动化”阶段的L2级别。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特斯拉的入局是智能驾驶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或许会成为市场的一条鲶鱼。

  不过从网友的反馈来看,车主对特斯拉FSD的评价可谓毁誉参半。

  据媒体透露,不少车主发现FSD初次入华有很多水土不服的表现,比如闯黄灯、压实线、复杂路况处理不佳等。可以说,特斯拉FSD仍存在对中国路况水土不服的问题。

  总的来说,在这场由AI引领的汽车行业变革中,各大车企与科技公司都在积极投入资源,“全民智驾时代”或许就要来了。

  在这场竞争中,谁能够率先掌握核心技术、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智能化产品,谁就有可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1

来源:电商报 作者:科技头版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