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之后,2024年“双11”电商大促也落下帷幕,在进出口跨境电商中,天猫国际、Temu、全球速卖通、Shopee、TikTok Shop、多多国际、京东国际、淘宝全球购、55海淘、别样海外购、亚马逊海外购等跨境电商平台参与了双11大促。多家电商此次将“双11”战线拉长至一个月左右,被称为“史上最长双11”。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电商快评予以解读。
观点一:跨境电商“反向海淘”火热 或成“双11”新增长点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王与剑表示,今年“双11”多家电商将促销时间延长至一个月左右,被称为“史上最长双11”。平台这种做法有助于分散消费者的购物压力,提高购物体验,同时也为商家提供了更多的销售机会。此外,“双11”已经超越了国界,电商平台在欧美、日韩等市场也推出了促销活动。这表明跨境电商的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更多海外消费者能够享受到双11的购物优惠。
“中国跨境电商50人论坛”副秘书长、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在“双11”期间,各大电商平台如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纷纷加大了跨境电商的促销力度。这些平台通过提供包邮、优惠折扣、限时秒杀等多种促销方式,吸引了大量海外消费者的关注和参与。一些平台还推出了专门针对海外消费者的优惠活动,如海外专享优惠券、跨境直邮等,进一步降低了海外消费者的购物门槛,带动了“双11”出海的持续升温。
近年来,国内电商平台发展如火如荼,海外消费者对网购“中国制造”的热情高涨,“反向海淘”与几年前国内兴起的海淘潮流相映成趣。“双11”期间,不仅国产小商品挤满了海外华人的购物车,而且也带动了越来越多海外消费者在电商平台上购买“中国货”,开启了一波“反向海淘”热。曹磊说道。
观点二:跨境电商“双11”表现不俗 仍面临多重挑战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宁波新东方工贸有限公司CEO朱秋城表示,今年“双11”表现不俗,是多重政策利好、平台着眼服务、商家深耕市场等因素的结果。平台将竞争焦点从价格战更多转向服务升级。电商平台开始意识到“做减法”的重要性,不再以价格战为噱头。
曹磊则表示,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跨境电商成为了连接国内外市场的重要桥梁。为了推动中国品牌更好地走向世界,提升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电商平台纷纷推出了百亿补贴计划。而跨境电商的百亿补贴并非简单的数字游戏,而是跨境贸易大变革的缩影。它代表了电商平台在全球化、商品品质和服务体验、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努力与探索。
王与剑认为,海外消费者购物习惯和方式的变化,带动了跨境电商出口份额的扩大,也带来了跨境电商平台的变化。其中最明显的便是中国电商出海四小龙的崛起,包括: TEMU、SHEIN、速卖通、TikTok。在“双11”期间跨境电商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市场竞争加剧、仓储成本上升、选品难度大、税务合规问题以及物流和供应链挑战等。
此外,“买全球、卖全球”的进博会刚刚落幕,加上“黑五网一”即将到来,两大促销节时间接近,如要同时准备两个大促压力大,或许有些进口跨境电商直接押注黑五网一。曹磊说道。
观点三:竞争升级“双11”数据战报低调背后暗流涌动
曹磊认为,与往年各进口跨境电商纷纷晒出数据战报不同的是,目前除天猫国际发布了零星数据战报外,其他进口跨境电商如京东国际、淘宝全球购、别样海外购、亚马逊海外购等暂未披露数据。今年进口跨境电商在双11期间的数据战报发布相对低调,这可能与当前的市场环境和各家平台的运营策略有关。然而,随着跨境电商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进口跨境电商平台仍然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和商品质量,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王与剑表示,随着新进者的不断涌入,跨境电商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不仅来自国内同行,还包括海外企业。市场的快速增长吸引了大量投资,但也导致了市场过度饱和,企业可能面临盈利能力下滑的风险,尤其是那些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企业。
朱秋城认为,跨境电商近几年的竞争局势颇有“你追我赶,拉通对齐”的意思。全托管模式的有效性得到证明后,各家都开始为自己配备全托管模式。如今跨境势力已经成了本土势力需要“另眼相待”的竞争对手,在用极致效率打开市场以后,特色与辨识度的重要性逐渐上升。而面对来自同行和目标市场本土势力的双重压力,复制过去的方法论不失为一种捷径。不止“双11”,我们也许会看到更多熟悉消费符号被尝试输出到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