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思范

网经社:《2023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报告》发布

产业报道

2024年06月17日

   2023年,中国电商市场在国家政策的积极推动下,继续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其中,以直播和短视频为代表的新兴电商形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整个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在规模增长的同时,国内消费空间也面临着一定的收缩压力,消费者对商品的低价化需求持续旺盛,这对电商平台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在此背景下,6月17日,“一带一路”TOP10影响力社会智库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2023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根据“电数宝”(DATA.100EC.CN)电商大数据库编写而成,已连续14年发布。

图片.png

  PART1:去年中国电商市场规模同比增长6.31%

  电商从业人员超7000万人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电子商务指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所有实物、服务和虚拟商品的在线交易行为和业态,主要包括以大宗商品和工业品为主的产业电商,以消费品为主的数字零售、跨境电商及数字生活(包括在线外卖、在线旅游、在线租房、交通出行)等。

  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达50.57万亿元,较2022年的47.57万亿元同比增长6.31%。此外,2019-2022年国内电商市场规模(增速)分别为35.63万亿元(9.46%)、38.16万亿元(7.1%)、42.13万亿元(10.4%)、47.57万亿元(12.9%)。

图片.png

  曹磊表示,电子商务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在各电商细分领域如:产业电商、数字零售、数字生活、跨境电商等都实现了稳健发展。去年,拼多多异军突起,市值首次超过阿里巴巴市值。这表明新兴力量正通过创新路径和独特的比较优势,迅速崛起,预示着未来的竞争格局将更加多元和激烈。

  从业人员方面,2023年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直接从业人员达755万人,较2022年的722万人同比增长4.57%;间接从业人员达6550万人,较2022年的6325万人同比增长3.55%。

图片.png

  此外,2019-2022年国内电商直接从业人员规模分别为500万人(28.2%)、580万人(16%)、680万人(17.24%)、722万人(6.17%);间接从业人员规模分别为4200万人(27.27%)、5100万人(21.42%)、5850万人(14.7%)、6325万人(8.11%)。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字零售部主任、高级分析师莫岱青表示,直接从业人员的增长表明电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这反映了电商行业在技术创新、服务升级等方面的不断投入和进步。间接从业人员的增长也说明了电商行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强。随着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相关产业链如物流、支付、广告等也得到了迅速壮大,为大量人员提供了就业机会。

  PART2:去年中国电商146起融资291.7亿元

  创近五年新低

  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电子商务融资事件为146起,较去年同期275起下降46.91%;融资总金额达291.7亿元,同比去年同期317.4亿元下降9.00%。

图片.png

  2023年,数字生活成为资本关注的热门领域。在148起融资中,数字生活融资48起,融资总额51.72亿元;数字零售38起,融资总额22.05亿元;产业电商40起,融资总额60.54亿元;跨境电商22起,融资总额157.39亿元。

  2023年电子商务148起融资事件中,融资额排名前十的有:SHEIN、京东工业、KLOOK客路旅行、Akulaku、能链集团、如祺出行、新瑞立、真橙汽车、普乐电商,前十总融资金额约227.8亿元,占整体融资金额的78.09%。

1709019413163538.png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活服务电商分析师陈礼腾认为,随着融资环境的趋紧,电子商务市场也面临着行业洗牌和深度调整的挑战。一方面,一些资金不足、业务模式不清晰的企业可能面临生存困境,甚至退出市场;另一方面,对于有实力、有创新能力的企业而言,这也是一个机遇,可以通过并购、整合等方式扩大市场份额,推动行业的集中化和规模化发展。

  PART3:2023年网上零售额154264亿元

  社零占比达32.75%

  网经社将狭义数字零售定义为通过网络渠道进行商品交易活动,包括实物商品交易及虚拟商品交易。广义上网经社将数字零售定义为一种业态,包含平台、商家、品牌、用户、服务商等。按模式分,有C2C、B2C、C2M、B2B2C等;按品类分,有综合电商、垂直电商;按交易市场分,有进口跨境电商、出口跨境电商;新电商有会员制电商、直播电商、精品电商、私域电商等。

图片.png

  数字零售领域玩家包括:(1)综合电商:京东、淘宝、天猫、拼多多、苏宁易购、唯品会、得物等;(2)直播电商:抖音、快手、视频号、淘宝直播、京东直播、多多直播、蘑菇街直播、唯品会直播、小红书直播等;(3)生鲜电商:本来生活、京东到家、美团闪购、淘宝买菜、多点、叮咚买菜、朴朴超市、美团买菜、盒马鲜生、多多买菜、美团优选等;(4)社交电商:识货、芬香、花生日记、粉象生活、梦饷集团等;(5)二手电商:闲鱼、转转、找靓机、爱回收、红布林等;(6)美妆电商:聚美优品、逸仙电商、亲亲网等;(7)酒水电商:i茅台、酒仙网、1919酒类直供、酒便利、也买酒、中酒网、酒廷1990等;(8)宠物电商:波奇网、E宠商城、宠物家、疯狂的小狗等;(9)电商服务商:微盟、有赞、微店、光云科技、壹网壹创、丽人丽妆、宝尊电商、店宝宝、若羽臣等;(10)文玩电商:微拍堂、玩物得志、唯一艺术、掌上益拍、艺狐在线等;(11)母婴电商:宝贝格子、宝宝树、妈妈帮、亲宝宝等;(12)汽车电商:京东养车、天猫养车、途虎养车、瓜子二手车、人人车、好车无忧、优信、卖好车等;(13)奢侈品电商:寺库、包大师、唯礼网、识季、爆爆奢、妃鱼等;(14)鲜花电商:花加、花礼网、买花网、花点时间等;(15)私域电商:快团团、鲸灵集团、好衣库、群接龙、团团团等。

图片1.png

  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54264亿元,同比增长11.9%。

图片.png

  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71495亿元,2023年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达32.75%。其中,社零占比从超一成到两成经过四年,从2020年开始始终在30%徘徊,近两年增长较为明显。

图片.png

  在报告发布的《2023年零售电商“独角兽”数据榜单》中提到,2023年,零售电商共有23家“独角兽”,总估值20654亿元。对比2022年,今年“独角兽”数量增长43.75%,金额上增长11.11%。2023年零售电商共有24家“千里马”,总估值748.65亿元。对比2022年,今年“千里马”数量上升4.35%,金额上升9.24%。

  此外,报告公布了数字零售八大热门赛道数据,具体包括:直播电商、生鲜电商、汽车电商、母婴电商、美妆电商、私域电商、二手电商、电商SaaS。

  其中,2023年直播电商交易规模达到49168亿元,同比增长40.48%;生鲜电商交易规模达到6424.9亿元,同比增长14.7%;汽车电商市场规模为13600亿元,同比增长5.45%;母婴电商市场规模为13590亿元,同比增长11.8%;美妆电商市场规模为2100亿元,同比增长23.44%;私域电商交易规模达到5.8万亿元,同比增长28.88%;二手电商交易规模达5486.5亿元,同比增长14.25%;电商SaaS市场规模为1200亿元,同比增长24.24%。

  PART4:2023年跨境电商市场规模16.85万亿元

  同比增长7.32%

  网经社将狭义跨境电商定义为跨境零售电商,分属于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借助互联网达成交易、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将商品送达消费者手中的交易过程,包括:9610、1210、1239、9710、9810等海关监管代码模式。广义为电子商务在进出口贸易及零售中的应用,包括:进出口跨境电商(B2B和B2C)和相关建站、SAAS、供应链、物流、海外仓、支付、金融等服务商。

2023年中国跨境电商产业链图谱(竖版).jpg

  当前,跨境电商产业链中的玩家包括:一、出口跨境电商类:1)B2B类:阿里巴巴国际站、环球资源、中国制造网、敦煌网、大龙网、拓拉思、领工云商、大健云仓、宝信环球、全球贸易通;2)B2C类(平台):亚马逊全球开店、eBay、Temu、TikTok、全球速卖通、Shopee、Lazada、Wish、联络互动;3)B2C类(卖家):SHEIN、安克创新、华凯易佰、patpat、致欧科技、赛维时代、星商、吉宏股份、子不语、兰亭集势、三态股份、傲基、遨森电商、跨境通、有棵树、星徽股份、绿联科技;

  二、进口跨境电商类:1)B2B类:行云集团、海弘集团、集采、候鸟、麦帮科技、福猫供应链;2)B2C类:天猫国际、京东国际、洋葱集团、55海淘、亚马逊海外购、海拍客、KK集团、你好世界;

  三、跨境电商服务商类:1)综合类:卓志集团、珊瑚跨境、世贸通、泛鼎国际、辰海集团、易芽、来赞宝、海比电商;2)物流类:纵腾集团、递四方、菜鸟国际、燕文物流、至美通、泛远国际、乐舱物流、华贸物流、安骏物流、飞盒跨境、海管家、驿玛科技;3)金融类:Paypal、PingPong、连连国际、空中云汇、派安盈、丰泊国际、Skyee、易宝支付、寻汇SUNRATE、豆沙包、智汇鹅、蚂蚁国际、义支付、拉卡拉;4)SaaS类:领星、店匠、易仓科技、积加、店小秘、欧税通、马帮ERP、擎天全税通、易达云;5)营销类:易点天下、力盟科技、飞书深诺、思亿欧、卧兔网络、红毛猩猩、外贸公社。

  报告显示,2023年国内跨境电商市场规模达16.85万亿元,较2022年的15.7万亿元同比增长7.32%。

图片.png

  进出口结构方面,2023年中国跨境电商的进出口结构上,出口占比达到78.59%,进口比例21.41%。其中,国内出口跨境电商市场规模13.24万亿元,同比增长7.64%。进口跨境电商市场规模3.61万亿元,同比增长6.17%。可以看出,跨境电商进出口结构总体相对稳定,其中,出口电商在跨境电商中占据主导地位。

  此外,在报告发布的《2023年跨境电商“独角兽”数据榜单》中提到,2023年跨境电商“独角兽”总估值达6622亿元,与2022年的5566亿元相比增加了1056亿元。2023年跨境电商“千里马”总估值达274亿元,与2022年的143亿元相比增加了131亿元。

图片.png

  跨境电商“死亡”数据方面,2023年跨境电商领域企业“死亡”数11家,包括:蒂优物流、林道国际、华沣国际、营口振华、派安盈(杭州)网络有限责任公司、金丝路、小美快购、普罗菲、乐玩进出口、怀恩电子、XShoppy。(注:本数据库定义的“死亡”包括公司破产、倒闭、重大重组、工商注销、创始人跑路、平台关停或停更等)

  曹磊表示,2023年,“卷”一词成为了跨境电商出海的关键词。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跨境电商市场,竞争变得异常激烈。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许多企业采取了激进的市场策略,如价格战、广告战等。这种竞争态势使得许多卖家不得不加大投入,提高运营效率,以应对市场的挑战。

  PART5:2023年产业电商市场规模33.89万亿

  同比增长7.92%

  网经社将产业电商定义为企业间在线化的方式进行信息撮合和交易的商业模式,是产业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提供大宗商品贸易服务的大宗电商,提供企业非生产性物料(MRO)及生产性资料(BOM)服务的工业品电商,提供消费品在线批发的批发电商,提供办公用品、商务服务等的企业采购电商,以及相关服务商等业态。

  当前,产业电商产业链中的玩家包括:(1)综合类:1688、国联股份、网盛生意宝、焦点科技、卓尔智联、卓创资讯、齐心集团;(2)批发类:1688、义乌购、京东企业购;(3)工业品类:京东工业品、震坤行、西域、锐锢商城、鑫方盛、工品一号、易买工品、固安捷、蚂蚁工场;(4)元器件类:捷配、硬蛋创新、云汉芯城、猎芯网、立创商城、华强电子网、嘉立创、华秋、拍明芯城;(5)钢铁电商类:上海钢联、欧冶云商、找钢网、钢宝股份、积微物联、中钢网、中钢电商、报春电商、兰格钢铁网;(6)服务商类:甄云科技、端点科技、商越、励销云、云生集团、舟谱数据、百炼智能、企企通、甄一科技、量化派、卫瓴科技、树根互联、销售易、航天云网;(7)塑化类:塑米城、快塑网、大易有塑、易塑家、聚塑云;(8)建材家装类:未来盒子、唐吉诃德、大乐装、采筑、筑集采、网筑集团;(9)汽车类:新康众、巴图鲁汽配铺、开思、快准车服、甲乙丙丁、三头六臂、中驰车福;(10)农业类:中农网、一亩田、海上鲜、农信互联、久农云、五八农业、抢农资网。

2023年中国产业电商产业链图谱.jpg

  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产业电商市场规模达33.89万亿元,较2022年的31.4万亿元同比增长7.92%。

图片.png

  其中,2023年中国大宗电商市场规模达26.25万亿元,同比增长7.14%;中国钢铁电商市场规模8080亿元,同比增长24.3%;中国工业品电商市场规模达10600亿元,同比增长11.57%;中国企业采购电商市场规模22000亿元,同比增长22.9%;中国快消品B2B电商市场规模6500亿元,同比增长20.37%。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3800亿元,同比增长26.24%。

  此外,在报告发布的《2023年产业电商“独角兽”数据榜单》中提到,2023年产业电商“独角兽”总值达2246亿元,与2022年的1150亿元相比增加了1096亿元。2023年产业电商“千里马”总值达695亿元,与2022年的754.3亿元相比减少59.3亿元。

图片.png

  跨境电商“死亡”数据方面,2023年产业电商领域“死亡”企业59家,分别为:茶链世界、泰吉香米、掌上批发市场、再来食院、昆岗果益、宝曼山、预卖网、云耀科技、稻易大米、程江农业、鱼拉拉、玄同信息、掌上快销、多鱼飞扬等。(注:本数据库定义的“死亡”包括公司破产、倒闭、重大重组、工商注销、创始人跑路、平台关停或停更等)

  2023年,产业电商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总体增势依然强韧。主要呈现三大趋势:第一,产业电商迎来上市热潮,众多产业电商企业都希望在资本市场上站稳脚跟,“拍明芯城”、“震坤行”成功上市、京东拟分拆京东工业上市、“云汉芯城”IPO过会等;第二,产业电商投融资同比双降,2023年“能链集团”、“开思”等产业电商获得了超亿元融资,但产业电商融资事件数下滑严重,同比近“腰斩”,在融资金额上,也同比下滑近四成;第三,B2B平台积极探索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其在B2B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和深入,曹磊指出。

  PART6:2023年网约车市场规模3589亿元

  同比增长14.08%

  网经社将狭义移动出行定义为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出行服务,主要包括网约车、共享单车、租车、停车、地图导航、代驾等业态。

image.png

  报告显示,2023年网约车用户规模为5.28亿人,同比增长20.82%;网约车用户规模为5.28亿人,同比增长20.82%。

图片.png

  陈礼腾表示,在经历了初期的爆发式增长后,网约车行业已经进入存量市场,行业现在正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和有限的增长空间。这恰恰是一个行业洗牌和升级的关键时期。在存量市场中,企业需要通过差异化竞争和创新策略来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这包括提升服务质量、优化用户体验、加强品牌建设等多个方面。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网约车行业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挖掘。

  广义上的移动出行还包括在线旅游(OTA,Online Travel Agent),指消费者基于互联网进行旅游出行服务产品预订、购买的一种消费行为,其主要包括以车票(机票)、住宿、门票业务为主的综合性旅游平台。

image.png

  报告显示,2023年在线旅游市场规模为8957亿元,同比增长20.07%;在线旅游用户规模为5.09亿人,同比增长20.62%。

图片.png

  陈礼腾表示,在疫情逐渐控制和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人们的消费信心得到了显著提升,旅游需求得到了集中释放。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数据,2023年,国内出游人次48.91亿,同比增长93.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4.91万亿元,同比增长140.3%。在线旅游作为重要的消费领域,其复苏势头强劲,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如酒店、餐饮、交通等,还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1

来源:网经社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