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思范

阿里 腾讯 移动“开战” 巨头为何这么”卷“?

电商评论

2023年05月19日

  近日,公有云市场掀起“价格战”,在阿里云宣布史上最大规模降价后,腾讯云、移动云随之跟进。国内云市场三家大厂不约而同的降价,云计算行业战火重燃,究竟释放了怎样的信号? 

  出品|网经社B2B与跨境电商部

  作者|王添蓉

  审稿|勇全

  题图|网经社图库

  一、阿里 腾讯 移动云宣布降价  云市场再度爆发价格战

  5月16日,腾讯云宣布对多款核心云产品降价,部分产品线最高降幅达40%,降价政策将在6月1日正式生效。其中,云服务器方面,腾讯云将针对部分区域云服务器实例特惠时长加大折扣力度,价格降幅最高将达40%;云网络方面,腾讯云对负载均衡CLB(即弹性负载均衡)的LCU(用来衡量独享型ELB处理流量能力的指标)费降价18%,对标准型NAT(网络地址转换)网关降价15%;数据库方面,腾讯云数据库TDSQL-C serverless全新发布资源包付费模式,刊例价对比同规格包年包月产品降幅高达25%。

  腾讯集团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OO、腾讯云总裁邱跃鹏称,在健康可持续战略下,腾讯云更加聚焦产品,通过技术创新、供应链整合等一系列手段,不断打造核心产品的极致性价比,也将通过价格调整,进一步向用户释放技术红利。

  同日,移动云跟上降价步伐,宣布对多款云产品降价,部分产品线最高降幅达60%。移动云表示,自5月17日起对多款云产品降价,通用入门型云主机、通用网络优化型云主机均降价60%,分别降至包年240元、806.4元;云安全中心降价50%至包年360元;云硬盘备份降价50%至包年7.2元。

  云服务行业此轮价格战早有预兆。4月26日,阿里云宣布核心产品价格全线下调15%至50%,存储产品最高降幅达50%,阿里云自称这是其史上最大规模降价,于5月7日生效。此次阿里云下调的是核心产品的全线价格,具体来看,弹性计算7代实例和倚天实例降价最高20%,存储OSS深度冷归档相比此前最低档价格低50%,网络负载均衡SLB和NAT网关降价15%,数据库RDS倚天版降价最高40%,视频云和CDN降价最高20%,安全Web应用防火墙降价最高30%。

19b35950d302e9341638b3b2f2dcf4f.jpg

  当日,董事会主席兼CEO、阿里云智能集团CEO张勇表示,大规模降价是希望将技术红利更多回馈给客户和伙伴,持续降低用云成本,扩大云的市场空间。此外,在5月15日举行的2023阿里云国际伙伴大会上,阿里云又发布全新的国际伙伴政策,产品优惠幅度最高至40%。

  截至目前,除了阿里云、腾讯云、移动云,其他在国内云市场的云大厂,如华为云、天翼云、联通云等暂未跟进此轮降价潮。

  二、云计算厂商盈利难 寻求更高利润空间

  有分析称,降价主要集中在公有云服务,计算、存储、网络等类型的产品相对标准化、成熟度较高,头部云厂商提供服务的差异化也较小,价格会直接影响用户上云选择,因此以运营商、互联网厂商等为主要代表的云服务商将采取提供极致性价比产品的策略参与新一轮市场竞争。

  但降价并不代表一味的压缩自身利润空间。实际上,云厂商可以通过提供其他价值更高的创新产品与服务来找回这部分利润。像阿里云、腾讯云等在宣布降价的同时,都强调自己是在释放技术红利,会通过产品创新为用户提供更多价值。云厂商新推出的新产品已经开始向具有更高利润空间的PaaS、SaaS,甚至是MaaS层转换。

  然而,国内云计算厂商想要实现盈利并不容易。自2006年谷歌首次提出“云计算”概念以来,直到2022年谷歌云才首次实现盈利。全球最大的云计算服务亚马逊AWS,实现盈利也花了10年时间。目前在国内云计算厂商中,仅有阿里云在2022年宣布实现盈利。

微信截图_20230224092927.png

  即使阿里云在2022财年首次实现全年盈利,也难掩收入增速放缓的现状。2022财年的4个季度,阿里云的增速分别为30%、33%、20%、12%,到2023财年第三季度,这一数字已降到3%。百度方面,2020年至2022年,公司核心业务云服务年度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44%、64%和18%,也呈现下降态势。

  三、2022年云市场增速放缓 AI大热带来市场新机会

  此外,在“价格战”的背后,也可以看到公有云市场增速放缓的趋势,这也成为云厂商集体降价的重要原因之一。2022年全球整体云计算服务增长放缓,据中国信通院统计,2022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4682亿元,增速约45%。我国云计算市场虽继续保持强劲增长,但市场增长总体趋于平缓,逐渐由高速增长期逐步进入稳步发展期。

  其中,根据IDC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2下半年)跟踪》报告显示,2022下半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为188.4亿美元,相比上半年增长24.5%,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增长稳中有降,其中IaaS+PaaS(基础设施即服务+平台即服务)市场2022下半年同比增长19.0%,与2021年下半年同比增速(42.9%)相比下滑23.9的百分点,与2022上半年同比增速30.6%相比下滑11.6个百分点,增速均有明显放缓。谈及增速下滑的原因,IDC表示,上游企业预算缩减与建设周期的持续延长,对公有云市场发展造成一定阻碍。

  此外,2022年下半年,头部云厂商的排名也发生了变化。其中,阿里云市场份额从36.7%降至31.9%,排名保持第一;华为云市场份额从10.8%增至12.1%,排名从第三升至第二;天翼云市场份额从8.9%增至10.3%,排名从第四升至第三。腾讯云市场份额从11.1%降至9.9%,跌至第四名。

  近年来,包括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厂商的云业务增速逐渐放缓,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运营商云的市场份额却在不断扩大。

  从市场格局来看,公有云领域的主要玩家包括阿里云、华为云、中国电信天翼云、腾讯云与亚马逊AWS。2022年下半年,IaaS和IaaS+PaaS市场竞争格局保持一致,阿里云、华为云、中国电信天翼云、腾讯云和AWS为市场排名前五位。各大云厂商均在PaaS层加快发展节奏,市场增速明显高于公有云大盘增速。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B2B与跨境电商部主任、高级分析师张周平表示,云计算已经成为数字基础设施的重要部分,过去数年内,在企业、政府的双重推动下,国内云计算的产业规模不断增长。当前中国云计算行业增长飞速,市场竞争参与主体较多,目前竞争趋于激烈。而在服务客户方面,云计算的用户之前主要集中在互联网行业。而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本身拓展步伐的放缓,互联网在国内云计算中的占比开始逐步回落。政企、金融、零售等传统企业成为上云的主力用户。他们大多处于传统IT架构和云计算架构的过渡阶段,核心业务系统很多都是围绕传统IT体系建立。

  实际上,今年以来AI大模型大热,也给云计算厂商带来市场机会。各大云服务商也开始盯上AI大模型风口。近段时间,阿里云宣布要全面走向“模型即服务”,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机器人“通义千问”共同推动大模型在不同行业的应用。腾讯云则声称要基于太极Angel的大模型能力,支持客户结合自己的产业场景数据进行精调训练。

  价格战只是短期内搏斗的利刃工具,而差异化和创新才是云计算产业在成熟期取得成功的关键,未来的云计算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围绕生态系统而展开。云服务商不仅要提供基础设施和技术,更要打造差异化的产品与解决方案,满足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

  据网经社企业库(COP.100EC.CN)显示,当前,国内云计算主要玩家包括:1)头部云计算厂商:阿里云、腾讯云、京东云、华为云、百度智能云;2)中腰部云计算厂商:金山云、移动云、华云、青云、深信服、天翼云、浪潮云、七牛云、安畅网络、曙光云、优刻得、北森云、紫光云、电科云、博云、金蝶云、灵雀云、品高云、联通云、易捷行云、又拍云、时速云、飞致云、行翼云、北鲲云等;3)长尾云计算厂商:恒生云、天成云、安恒云、白山云、蓝云、首云、网宿云、太极云、苏宁云、蓝汛云、讯飞AI云、汉得云、微盟云、超图云、有赞云、慧算账、兴业云、华云、百望云、灵雀云、坚果云、英方云、明道云等。

+1

来源:网经社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