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江苏省消保委发布推文称,近年来,“双十一”俨然已经成为了公认的大促活动,很多产品的折扣可能会达到历史最低价。因此,双十一之前的这段日子尤为难熬:当有心仪的商品时,早买早享受,又怕被双十一价格背刺;熬到双十一又怕价格并没有什么折扣,白受了这段煎熬时间。据网经社数字零售台(DR.100EC.CN)获悉,江苏省消保委称,对此,很多商家推出了“保价”,希望给消费者下“定心丸”。“保价”顾名思义,就是消费者购买的产品,在承诺的保价期间若价格下降,则商家赔付消费者多付的差价。
但是结合往年经验,保价似乎也不保险,有消费者发现自己购买的商品降价了,去向商家寻求补偿时被拒。客服的理由通常是,店铺和平台优惠券、限时活动以及赠品等均不在保价范围内。也有商家为了规避保价规则,下架原商品,重新上新的购买链接或者只是更改商品名称。
大促前夕,价格是消费者关注的核心问题,保价是消费者做出是否购买商品的重要考量因素。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有权知悉所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经营者不应当做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但是大部分商品的购买页面中通常不会显示保价的除外规则,容易让消费者产生误解。因为从一般消费者的角度理解,保价应当是保障消费者购买时的价格不高于保障时间内的价格,其中价格的比较应当是大部分消费者实际支付的价格(排除特例优惠的情况)。而商家各种钻保价规则漏洞的行为,不仅涉嫌虚假宣传,也违背了诚信经营原则,长此以往消费者也会用脚投票,每年的商家促销避雷清单也印证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