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消息,在2019亿邦未来零售大会“新出海 亿邦新跨境”年终论坛上,每日优鲜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曾斌发表了《向上跃迁,生鲜零售的下一次起跳如何做?》的主题演讲。他总结了每日优鲜2019年在小程序、短视频、直播领域的创新内容,分析了新的用户需求促使下的每日优鲜基础设施的变化。
曾斌说,技术参与、数据参与、智能参与都让每日优鲜有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更低的损耗,这也是每日优鲜不断获得低成本、高速度成长的关键原因。
他最后表示,商家要不断去拓展新人群,不断用新的基础设施去服务好用户,甚至满足一些社会化的需求,通过新技术带来不断迭代和升级,以更优的成本实现更高的经营效益,同时获得更好的流量的入口,并沉淀为自己的私域流量。
据了解,2019第十四届亿邦未来零售大会定于12月18-19日在广州保利洲际酒店召开。
大会以“上新”为主题,举办新流量峰会、新国货峰会、跨境电商年终论坛、产业互联网年终论坛四场大会主论坛;以及新消费趋势闭门会、直播短视频专题课、马蹄社年终大聚会等一系列主题活动。
每日优鲜联合创始人兼总裁 曾斌
温馨提示:本文为速记初审稿,保证现场嘉宾原意,未经删节,或存纰漏,敬请谅解。
以下为演讲实录:
每日优鲜建立起 “城市分选中心 + 社区配送中心”的极速达冷链物流体系,为用户提供全球生鲜产品“最快30分钟达”的极速达冷链配送服务。
曾斌:大家好,我是每日优鲜的曾斌,非常高兴来跟大家做分享。大家知道每日优鲜是生鲜领域以创新为主要特征的企业。不光是在四年前,我们在生鲜领域第一个做出了前置仓模式。在每一年里,我们都有新的变化。2017年我们做了无人零售,2018年我们做了社交电商,2019年我们在小程序、短视频、直播领域都有非常多的创新。这背后是我们有一套方法论,不断去保持每日优鲜的持续进化力。
其实所有刚才说的这些,都是我们基于“四新”的思考。第一个“新”,叫做新人群,我们始终相信所有零售业的变化来自于消费者的变化,这些变化有可能是消费的主力人群发生了变化,有可能是主力人群消费方式、消费习惯的一些变化。
在这个变化背后,新的需求的满足往往会带来一些新的基础设施的变化。而今天我们认为这个基础设施,它不但可能是企业的基础设施,它甚至有机会成为整个社会的基础设施。
这些基础设施的实现与建立,包括新的零售模式的建立背后,往往又需要技术作为催化力,特别是在我们所在的行业里面,利润非常薄,对运营的要求非常高,技术的关键性会更加重要。
有了新人群、新基建、新技术,企业、公司、项目要长起来,还需要有活水,那就是新流量。我们可以看到每年都有不同的流量方式,2015年是微信流量,这两年是私域流量,今年看到的是视频流量,但是如果每一次我们追逐的都只是流量的风口,可能就只是过水但不储水,如何把引流变成最后的蓄水,我们也在不断探索中。
接下来我们详细来讲一讲在每一块上面我们的思考和做法。
首先,我们讲到新人群。今天互联网的主力军是从80后开始的,中国电商的主力品类的变化,几乎和这个人群的成长是一致的。当这个人群刚刚读大学,开始有基本收入的时候,他们第一个需要改变的是穿着,第一个在网上购买的是服装。当他们迈出校园开始租房子,开始有了家之后,第一件事情开始要买3C。大家看到最开始阿里、淘宝以卖服装为主,到了后来卖3C的京东出现,背后都是这群80后在推动。随着他们的收入增加,他们开始对自己所用的化妆品有更高的要求,海淘由开始逐渐兴起。等他们开始成家有孩子,母婴变成了下一个的电商的主力品类和增长点。
到了今天,这群人有了孩子之后,开始逐渐增加在家做饭频次,生鲜随之开始在2015年成为他们的主要购买品类。那么可以看到,2015年之后生鲜电商发展得非常快,特别是线上到家的购买。我们给这群人取了一个词叫做“精致懒人”,他们希望宅在家里,不愿意为买菜这件事情出门,但是又希望在家能够吃到、买到好的东西。早两年他们希望买到国外进口的食品比如车厘子,今年我们还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特点,甚至连吃火锅的这件事情,他们都不愿意出门了。今年冬天火锅相关品类的增长达到了70%以上,非常高,而且包括很多的网红商品也越来越多地被他们所选择。
那么这是我们看到的80后逐渐成为生鲜的购买主体带来的整个线上化的变化。同时我们还看到了,生鲜线上购买不但出现了代际变迁,还出现了代际拓展。一个很有趣的数字是,我们的主要用户群体,也就是说在每日优鲜的平台上面一个月购买3次以上用户,40岁以上的人群的比例变得越来越高。从去年的17%到今年到了33%以上。
用户带来的变化又在推动着我们的升级。原来我们主要用户是年轻人,是80后、90后,所以曾经我们的蔬菜主要以供港蔬菜为主,但是随着40岁以上的用户群体的增加,他们的需求开始改变我们的商品构成。我们为他们上了越来越多的平价菜,比如九毛九的上海青,一块九毛九的芹菜,这样的商品越来越多。平价菜出来了还不够,他们说我们还需要活鲜,我们又开始给前置仓升级,甚至在仓里放入了养鱼缸,研究如何把养鱼,怎么把鱼做去鳞、去鳃,去内脏的“三去”服务后送到用户的手中。我们还跟中粮、大红门等优质肉类供应商研究,如何把鲜肉卖给用户。由于这些消费者的变化才有了前置仓的模式,随着这些用户人群的扩展,我们又在迭代我们的前置仓。
在这些迭代的背后,我们也建立了前置仓体系。今天在中国20个城市我们建立了1500个前置仓,拥有着覆盖城市最广、配送能力最高的生鲜电商冷链物流系统。但是我们刚才说到,我们认为这个冷链系统不光只是为每日优鲜服务,我们也愿意把它变成一个社会化的基础设施。
今年我们开始逐渐把前置仓体系向社会开放,我们第一拨开放对象是自己投资的企业。举一个例子,我们投了一家给社区便利店供应生鲜食品的B2B公司,这家公司在被我们投资之前自己做冷链配送,配送成本高达50%,但是被我们投资之后,他的冷链配送成本立刻降到了19%,盈利模型好了很多,在今年也是获得了非常好的发展,连续拿到了两轮的融资。我相信随着我们覆盖的城市越来越多、仓越来越密,我们可以给更多企业,甚至像药品这样的公司提供社会化的冷链配送服务。
我们不光是把我们现在的基础设施变成社会化的基础设施,同时还在积极为这个行业探索未来可能需要的改变。大家可能知道,今年中国的新出生人口从1700万降到了1100万,断崖式的下降,今天中国的老龄化已经非常的严重,上海老龄化已经超过30%,北京、广州也超过了20%,我们很快就要面临人手不足的问题。为此,我们在前年就已经开始启动了无人仓、无人设备的研发。我们的AGV无人车设备、机械臂运作已经是可以把我们前置仓内5分钟的拣货完成率,从原来纯人工阶段的60%多提升到现在的95%。我们相信这些基础设施未来会让每日优鲜的人效、坪效变得越来越高,也会反哺给我们的用户带来更好的服务和更低的成本。
第三,就是我们由整个新技术驱动的生鲜闭环管理。我记得前段时间由于一些同行经营的压力和困难,很多媒体、专家在讨论说生鲜线上化、生鲜送货上门这件事情是不是跑得通。但是实际上我们想说的是,很多时候的结果不是在模式,而是在运营管理,就像同样一本教科书,同样一个老师,他教出来的学生可能有考100分的,也有考二三十分不及格的。
在生鲜这个行业里面,毛利率不过百分之二三十,端到端的营销、库存、运营、人工、管理的成本可能也是百分之二三十。你的成本,你的毛利到底是20%还是30%,往往最后决定了你的企业是盈利还是亏损,你是生存还是死亡。
在今天来看,我们一直认为像生鲜零售这种撅起屁股捡硬币的活儿,一定是要技术的大量参与,要进行智能化的运营管理。所以从创业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就大量去引入技术。今天每日优鲜的两千名员工中,有差不多接近40%的员工是工程师、产研人员,我们希望在每一个环节都能够让数据参与。
比如说在前端的营销环节,我们通过技术化的社交裂变、分享、留存、运营,可以让获客成本降低30%。同样做前置仓,我们通过数据化圈层分析、数据化的选址和管理,可以做到单仓单月区域渗透率提高70%,前置仓达到理想单量的时间缩短1/3。在供应链方面,我们通过大数据算法做商品的进销存管理,1500个仓,每个仓3000款商品,每天400多万次左右的计算,我们通过智能补货算法,可以做到损耗率在1%左右,售謦率在10%以下。
这每个环节、每个细节的技术参与、数据参与、智能参与都让我们有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更低的损耗,这也是让我们不断去获得低成本、高速度成长的关键原因。
我们也始终保持着对新流量的关注。在小程序的方面,我们现在已经是一家月活超过1500万的公司,持续是各大排行榜小程序移动购物前10,甚至是前5的玩家。在今年的视频卖货尝试里,我们不但是腾讯直播第一家公开合作的玩家,还跟腾讯在泰国的榴莲产地现场,两小时卖掉了8000多颗榴莲。同时,自己孵化的另外一家公司,社交电商每日一淘,到目前为止也是抖音里面最大的官方生鲜MCN,GMV保持50%以上的环比增长。
但我们不光要抓住新流量的机会,还要不断做流量的沉淀和积累。我们内部有非常完善的CRM系统,有上万个社群来运营我们的用户,而且用户的运营不光是让他成为购买者,我们甚至让用户成为我们的参与者,跟我们一起来设计商品的文案素材,参与商品定价,帮助我们一起做传播。
通过这个方式,我们不断把获取到的用户在我们的体系内进行沉淀和积累,成为长期支持我们发展的私域流量。
以上就是整个每日优鲜过去五年在“新”上面的尝试,我们不断去拓展新人群,不断用新的基础设施去服务好用户,甚至满足一些社会化的需求,通过新技术带来不断迭代和升级,以更优的成本实现我们更好的经营效益。最终,我们还获得了更好的流量的入口,并沉淀为我们自己的私域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