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重庆,是一个有着轻轨穿楼而过的9D魔幻世界,交错纵横的城市布局如同本土零售商与外来品牌“激战”不休的竞争版图。
对于零售企业来说,重庆称得上必争之地。它是坐拥3000万人口的巨大消费市场,在中国各城市人口排名中位列第一,武汉、苏州人口仅为其三分之一。这些潜在客群也贡献着增量明显的消费张力,据重庆市统计局最新发布重庆市经济运行情况显示,2018年重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7%,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较上年上涨2.0%。
优渥的市场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不少零售商获得利好。2004年进入重庆区域的永辉超市,逐渐将这个市场塑造为“利润奶牛”。据其2018年年报显示,永辉超市净利润收获14.8亿元,而重庆永辉贡献净利润5.41亿元,占其总量的36.6%,同比2017年增长31.63%。
但从另一角度来看,重庆又不断上演着考验零售玩家的“淘汰赛”。例如成立近8年、拥有400多家门店的重庆本土第三大超市渝百家于2018年“卖身”中民控股。而类似于美宜佳、苏宁小店、罗森、7-eleven、永辉MINI、谊品生鲜等外来品牌使重庆小业态战况日趋激烈;重百超市、新世纪超市、重客隆、凤梧超市、可购便利等本土品牌也在艰难破局。
重庆百货超市事业部总经理雷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要想在行业中生存,是挺不容易的一件事。如果说盒马鲜生今年是’填坑之年’,那我们就是’生存之年’。”
生存之道在于求变,盘点一些率先开启破局之路的重庆零售企业会发现,其发力路径逐步有迹可循。而不同属性、不同业态以及不同战略定位的零售商,最终呈现出来的升级逻辑,实际上也与全国零售大势有所贴合。欲理解整体零售走向,看重庆就如同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其典型走势为,受到重百体系及永辉超市在重庆大卖场业态中的强势占位影响,后来者想要取而代之短期来看基本没有胜算。这使得一部分受制于属性限制的重庆本土零售商,正在通过人才、理念、管理机制等方面寻求突破,它们弥补此前功课的做法则大多指向发力品牌并购、拓展县域市场以及布局小业态等方面。而新进重庆的外来者,则大多将目光投向中高端门店及社区业态,前者旨在收割重庆消费者的未来增力,后者则寄希望于借助密度战站稳脚跟。
重百永辉两分天下
本土企业相对势弱
进驻重庆的全国连锁零售商超不在少数,类似于华润万家、人人乐、大润发、家乐福、麦德龙、武汉中百等品牌均有布局。但从门店数量上来看、永辉以118家门店数位居外来品牌第一位,而重庆本土品牌重百体系截止2018年开有178个超市网点,这使得后来者难以对重庆市场进行全面渗透,不得不寻求合并或转变赛道。这意味着,属于重庆区域内大卖场业态的机会窗口已然收窄。
要理解重百体系当下的头部地位,需从十年前的一次并购说起。此前,重庆零售格局中曾有两大本土巨头相争不下,即重庆百货与新世纪百货,二者均为国企属性。但在2009年前后,重庆国资委希望推动包含新世纪百货母公司重庆商社集团在内的七大国企集团整体上市,重庆百货并购新世纪百货便在相关调控下被提升日程。从当年营收来看,新世纪百货销售额约为138亿元,重庆百货约为83亿元。
虽然重庆百货体量小于新世纪百货,但它通过增发股份,在2010年12月时以37.25亿元全面收购新世纪,同时也促成重百、新世纪和商社电器三块主营业务实现整体上市。据公开资料显示,重组整合后的重百股份公司次年即实现营业收入逾250亿元,实现利润7.21亿元,自此奠定其重庆零售榜首地位。
随后重百体系也对组织架构进行调整,划分出百货、超市、电器三大事业部。据其2018年年报显示,重百集团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40.84亿元,同比增长3.55%;收获净利润8.31亿元,同比增长37.28%。其中超市业态营收93.5亿元,毛利率为16.87%,同比增长1.66%。
永辉能在重百体系下突破重庆市场可谓难度不小,其主要策略便是生鲜直采及差异化开店。一位当年负责重庆永辉拓店的零售高管向记者回忆称,“2004年,永辉瞄准了重庆但是新兴的观音桥商圈,并开出第一家门店。”
但与重百等本土超市不同,永辉在两方面通过差异化打开市场。一方面,它最初并未首选闹市区、商业中心等地开店,而是选址在居民区、次干道及城乡结合部,通过性价比较高的商品组合吸引不少价格敏感性客群。另一方面,当时不少重庆本土超市还是主营服装、日用品、家电模式,但永辉是以经营海鲜、农副产品、餐桌食品为特色,因而逐步打开市场。
虽然重百体系占据着重庆区域零售阵营的头把交椅,但从整体势头来看,重庆的本土零售商相对势弱,包括永辉、美宜佳、苏宁小店、罗森、7-eleven、谊品生鲜等企业均为外来品牌。
一位重庆本土零售高管向记者感叹称,“重庆发展速度太快,而本地零售企业却发展太慢,所以招商引资的多,久而久之就形成当下格局。随着永辉、重百体系在重庆区域内愈加强势,留给同业态品牌的机会窗口也随之缩小。”
例如此前被中民控股收购的重庆第三大本土超市渝百家,也是一家以经营米、面、油粮食制品和地方农特产品为特色,辅有食品、百货、家电及生鲜等连锁超市。但据出售前公开信息显示,渝百家2017年营业收入为13755.97万元,净利润-2169.03万元。可以说经营状况欠佳。
尤其是进入2018年后,包括超级物种、盒马鲜生、苏宁小店、京东之家、小米线下店等多个新零售品牌进入重庆,类似于“无人概念”、“餐饮+零售”、“线上线下一体化”等概念均被带入重庆。但受到体制、人才培养、反应机制等问题制约,一些占据头部地位,但拥有国资背景的零售企业尚未获得明显优势。
借力并购与错位竞争突围
小业态成重头戏
“要想在行业中生存,真的是挺不容易的一件事。虽然资本进入后玩出了不少新花样,不少超市品牌都在搞新业态,比如盒马鲜生、7Fresh、超级物种等等,但比起新业态,我觉得现在最重要的是要生存下来。如果说盒马鲜生今年是’填坑之年’,那我们就是’生存之年’。”重百超市事业部总经理雷励曾公开表示。
重百研究了商超+餐饮、O2O到家等多种模式后发现,线上线下一体化是其提升客流量及客单价的有效途径。但考虑到自建平台成本高、效率低,与其重新开出具备创新模式的店,不如先把既有门店盘活。为此重百也先后与京东到家、美团、多点等赋能平台进行合作。
也就是说,作为重庆本土零售商榜首,重百集团尚且面临生存压力,一些难以占据头部优势的企业便开始寻找生存出路,随后再谈业务增量。
其中典型做法当属整合并购。就拿武汉中百来说,重庆市场是中百走出湖北布局的唯一区域,但在2016年,中百与永辉在重庆试点深度合作,中百仓储重庆分公司将其经营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10家加强型门店委托给重庆永辉超市全面负责经营管理。据相关信息显示,双方合作经营期间的资产及经营损益均归中百仓储重庆分公司所有,仓储重庆分公司向重庆永辉超市支付合作经营管理费,包括经营管理服务费和减亏创效管理费。
“对于中百来说,永辉在重庆当地建立的生鲜供应链等优势能够有效为其提供助力。而永辉图谋中百已久,双方在重庆区域达成托管合作,未来不排除会作为成功案例广为复制。”一位重庆商界人士向记者分析称。
同时,打通供应链、结盟发展也是一些重庆本土品牌的突破方向。比如说2018年8月,重庆三家连锁便利店企业达成合作协议,组建重庆市桥家利供应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这意味着该公司将持有“若家”、“十分利”、“十多铺”、“品位鲜生”四家重庆本土便利品牌,门店总数突破1000家。
桥家利供应链发起人之一,十分利商行董事长李正刚介绍说,“与传统经营模式相比,结盟后便利店经营成本将下降5%~10%。”
相比较上述采用并购、整合等操作模式而降低企业自主性,一些意图保持独立性的零售商则将目光投向差异化赛道,包括市场差异、业态差异等不同走向。
从市场差异来看,重庆本土品牌凤梧超市便将村镇市场作为突破方向,它们在重庆共开设有90多家超市,其中80%位于农村乡镇,仅有20%开在主城区。其总经理胡凌云表示,“城市市场基本饱和,部分区域甚至出现多家超市关门等现象。面对过于激烈的竞争,超市下乡是一条错位竞争的新路子。”
而对标城区市场时,一些体量较小、对标社区商业的零售企业也因自成一派而受到行业关注。例如立足于重庆的本土品牌果琳水果,目前共有48家门店。
据记者此前报道,果琳有四种门店类型,分别是面积在100-300平方米的仓储式会员店;面积在100平方米左右的社区店;面积30-40平方米,以鲜榨果汁和果切为主的果琳星球;以及以各地特色农产品为核心品类的家乡味等。由于其门店形象时尚前卫,且聚焦中产阶级,因为被一些业内人士称为“水果领域的星巴克”。
有观点认为,重庆零售业发力重心逐渐向社区店、生鲜店、便利店等小业态方面倾斜,例如重百集团将“成功试点首家24小时生鲜社区便利店”作为优势在财报中进行披露,永辉在重庆开设永辉MINI店,谊品生鲜拿到腾讯融资后也将持续加码重庆及其周边市场。
可以说,重庆这座城市的竞争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周边省份,其参与者则共同演绎出一片“微缩”版零售江湖。(来源:第三只眼看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