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消息,短短十几年间,国内众多民营快递企业纷纷崛起,并成长为市场的主导者。与此同时,逐年边缘化的“国家队”国有快递企业,也在狭窄的市场空间寻求自我变革。
国家邮政局近日公布的《2017年邮政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全年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400.6亿件,同比增长28%;快递业务收入完成4957.1亿元,同比增长24.7%。快递业务收入占行业总收入的比重为74.9%,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2017全年民营快递企业业务量完成369.5亿件,实现业务收入4243.9亿元。民营快递企业业务量市场份额为92.2%,业务收入市场份额为85.6%。换言之,国有快递企业与外资快递企业两者所占市场份额还不到8%。
参考往年公报数据不难发现,国有快递企业近年来所占市场份额萎缩迹象明显,2013年-2016年国有快递企业所占市场份额分别为19.9%、13.4%、9.9%、9.1%。这一数据在2017年的公报虽未有明确体现,但与外资快递企业相加市场份额还不足8%,可见在资本加持下,民营快递企业扩张更加强势,而国有快递企业在市场份额则进一步承压,曾经在快递领域独挑大梁的“国家队”,不得不将曾属于自己的江山拱手相让。
然而与中国邮政相关的数据也并不完全是悲观的走势。在函件、包裹、报刊等多种业务业务量均出现下滑迹象的同时,公报显示,2017年邮政寄递服务业务量累计完成235.8亿件,同比增长1.8%;邮政寄递服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53.5亿元,同比增长15.2%。邮政寄递服务寄在件量及收入的双增长说明,作为一项基础性邮政服务业务,寄递业务仍有其施展空间。这很大程度上或许得益于中国邮政作为基础的事业单位,在全国范围,尤其是在偏远地区依然有成熟网点布局。就现阶段而言,这仍是强调经济效益的民营快递企业所难以取代的优势。
特别是在同城快递需求不断扩大的背景下,部分地区的邮政网点已经开始利用其成熟的邮政网络,在同城快件业务上寻求变革。去年4月,北京市邮政公司正式上线了同城信筒快件业务,当地市民可利用全市1700余个邮筒实现快件投寄,在时效方面可实现24小时内准时寄达。同年8月,北京邮政又针对3公斤和5公斤两类重量级别的快递包裹,推出了快递包裹同城物品类预付费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