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6日消息,监管打击非法集资行为,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相关涉案数量和涉案金额,均实现同比下降。不过,非法集资风险正呈向新领域、新业态蔓延趋势,未来,监管层将持续发力,并制定一系列政策办法,帮助遏制相关风险。
银保监会日前召开处置非法集资部级联席会议,来自央行、证监会、最高人民法院等11个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透露,2017年全国新发涉嫌非法集资案件5052起,涉案金额1795.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8%、28.5%。
不难看出,随着监管的持续发力,互联网金融领域总体风险水平明显下降,非法集资在互联网蔓延势头得到遏制。此前一段时间,我国非法集资案件持续高发频发,这其中,又以虚拟货币交易、民间借贷和股权众筹行业风险严重,监管态度也持续严厉。
其中,针对虚拟货币交易风险,央行条法司副司长龚雁在会议上指出,目前,全国摸排出的ICO平台和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交易场所已基本实现无风险退出。
2017年9月4日,央行等7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公告》,正式定性代币发行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活动,责令立即停止。
不过,当前非法集资形势仍然严峻,并表现出专业化趋势,非法集资新型方式层出不穷、线上宣传和线下推广相结合、“多头在外”躲避监管打击等特点。
同样以虚拟货币交易风险为例,目前,尽管币安、OKCoin、火币等交易平台,都已经退出国内交易市场,但大多平台并未放弃虚拟货币交易,而是采取“出海”形式,在中国香港或其他地区继续经营,甚至有部分平台推出场外交易,以支持国内投资者使用。
在这个背景下,我国监管层也持续重视,并将为继续加强相关风险防范工作,制定多项法律法规。目前,《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已列入国务院2018年立法工作计划,针对无序发展的股权众筹行业,证监会正在研究起草《股权众筹试点管理办法》。
此外,针对存在暴力催债、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存款等问题的小额贷款、融资担保领域,监管层也将出台《非存款类放贷组织条例》,明确监管划分,并控制进入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