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假日期间,正值商务部2025国际消费季暨第六届上海“五五购物节”举办,申城全市重点商圈、购物中心、商场超市每日推出活动近200场。
据消费市场大数据实验室(上海)监测数据,4月30日-5月4日,上海全市线上线下共计消费594.6亿元,同比增长13.1%。其中,线下消费331.5亿元,同比增长13.2%;线上消费263.1亿元,同比增长12.9%。监测的35个商圈客流总量达到2993万人,同比增长12.8%。
入境消费持续火爆,境外来沪消费4.55亿元,同比增长211.6%。
网经社数字零售台(DR.100EC.CN)查询DeepSeek后获悉,这一数据不仅展现了上海消费市场的强劲复苏势头,也为全国消费市场注入了信心。
从消费结构来看,线下消费依然是主力,总额达331.5亿元,同比增长13.2%;线上消费紧随其后,达到263.1亿元,同比增长12.9%。这表明,尽管线上消费已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线下实体商业的体验感和场景化消费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尤其是在“五五购物节”的推动下,各大商圈通过主题活动、品牌促销、文化体验等方式吸引消费者,使得线下消费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35个商圈的客流总量达到2993万人次,同比增长12.8%。这一数据反映出消费者对实体商业的热情正在回升。近年来,随着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上海的商圈不再仅仅是购物场所,而是融合了文化、艺术、娱乐等多种元素的综合性消费空间。例如,部分商圈结合“五五购物节”推出了国潮市集、艺术展览、互动演出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消费者的停留时间和消费意愿。
入境消费的爆发式增长是今年“五一”假期的另一大亮点。数据显示,境外来沪消费达4.55亿元,同比增长211.6%。这一现象与上海近年来持续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密不可分。一方面,上海通过优化签证政策、提升支付便利性、完善多语言服务等措施,为境外游客提供了更加友好的消费环境;另一方面,上海独特的海派文化、丰富的商业业态以及高水平的国际化服务,使其成为全球游客的消费目的地之一。
从更深层次来看,上海“五一”消费市场的强劲表现,既得益于短期促销活动的刺激,也离不开长期消费环境的优化。近年来,上海持续推进商业数字化转型,鼓励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新模式,同时加强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消费体验。此外,上海还注重培育本土品牌,推动老字号创新,并积极引入国际高端品牌,形成多元化的消费供给体系。这些举措共同推动了消费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不过,消费市场的持续繁荣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如何进一步提升消费品质、优化消费环境、增强消费者信心,仍是未来需要关注的重点。此外,随着消费模式的多元化,如何平衡线上与线下消费的关系,如何更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也需要进一步探索。
总体而言,今年“五一”假期上海消费市场的亮眼表现,不仅反映了消费潜力的释放,也展现了上海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强大吸引力。未来,随着消费政策的进一步优化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上海消费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稳健增长,为全国消费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