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思范

亚马逊多仓库连环爆仓

跨境电商

2025年04月03日

  4月3日消息,据亚马逊官方公告及跨境物流服务商通报,亚马逊北美地区的多个仓库已陷入严重的爆仓状态。特别是亚马逊美国站,多个热门仓库相继出现爆仓现象。GEU3仓点因维修需要,将于2025年4月13日至2025年5月11日关闭,其日均处理量约15万件的物流缺口被转移至GEU2和GEU5仓点。

  一、仓库爆仓:Prime Day前的物流噩梦

  据网经社跨境电商台(CBEC.100EC.CN)查询DeepSeek后获悉,GEU3仓库因维修将于4月13日至5月11日关闭,日均15万件的物流缺口被强行分流至GEU2和GEU5,而这两个仓库的饱和度已超80%,接收能力严重不足。与此同时,此前已严重爆仓的POC1/POC3仓库(延误率超30%)后续货物可能被强制转至MIT2,但MIT2的日均处理量已达20万件的临界值,进一步加剧了物流拥堵。欧洲市场同样不容乐观,英国BHX4-CV5、LBA4-DN11以及欧洲63801-MHG9、38350-HAJ1等多个仓库均出现严重爆仓,签收和上架时间大幅延迟。

  物流延误带来的不仅是时间成本的增加,更是真金白银的损失。转仓费用、仓储附加费与海运涨价三重压力叠加,卖家们不得不承担更高的物流成本,但即便如此,也无法保证货物能及时上架,严重影响销售计划。亚马逊已宣布2025年Prime Day将延长至4天,但爆仓可能导致部分卖家库存撑不到活动开始就要断货,这不仅影响短期销售业绩,还可能因发货延迟导致客户投诉、退款率上升,进而影响店铺评分和排名,形成长期损害。

  二、跨境环境恶化:政策与市场双重打击

  除了物流危机,亚马逊近期内测的“购物车两小时价格保护机制”也让卖家利润进一步承压。该机制规定,买家将商品加入购物车后2小时内,无论卖家提价或降价,均按加购时的价格结算。虽然该政策尚未正式实施,但已在跨境圈引发轩然大波,卖家普遍认为这将导致促销成本增加,甚至可能造成折扣叠加的风险。

  此外,在加拿大站,亚马逊要求所有卖家在60天内完成资质审核,否则将冻结销售权限,审核材料包括营业执照副本、组织章程、拉丁文地址证明等,流程繁琐且时间紧迫。与此同时,超龄库存政策调整意味着存放超过270天的FBA库存将被强制移除,系统默认设置为自动弃置,卖家需手动禁用“可售库存自动移除”功能以避免库存被销毁。易融商品(如巧克力、蜡制品等)的禁收政策则影响超过3.7万个ASIN,卖家需在4月15日前清理库存,否则将面临高额罚款。欧盟电池法则要求所有含电池产品完成EPR注册并更新标签,未合规商品将被下架,卖家还需在德国、法国等8个主要欧盟国家分别注册,流程复杂且耗时。

  三、卖家应对策略:如何化解危机?

  面对物流、政策、市场的三重压力,卖家亟需调整策略以应对危机。

  在物流方面,建议提前备货并避开热门爆仓仓库,优先选择美东或非热门仓点;同时可结合海外仓+自发货(FBM)模式,缓冲FBA入库延迟。在运营层面,卖家需密切关注亚马逊新规,如“购物车价格保护机制”落地后,秒杀活动结束后应等待2小时再开启优惠券,避免折扣叠加。对于超龄库存,可通过Outlet Deal或站外促销快速清理;对于易融商品,则需尽快调整产品结构或转为自配送模式。此外,卖家还可考虑开拓新兴市场,如巴西、东南亚等,尽管巴西近期将跨境购物流转税(ICMS)从17%上调至20%,叠加联邦进口税后50美元以下商品实际税率达50%,但竞争相对较小,本土化运营仍有机会。

  四、未来展望:挑战与机遇并存

  长远来看,跨境电商行业仍具增长潜力,但合规化、精细化运营将成为关键。亚马逊正在通过提高门槛优化平台生态,资源加速向合规大卖集中。卖家需在供应链管理、库存周转、政策适应等方面持续优化,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正如交个朋友海外CEO郝浠杰所言:“海外市场是接下来最大的增量市场。”但要想在这里分得一杯羹,卖家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以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

+1

来源:网经社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