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思范

卓尔智联2024年收入1623.59亿元 同比增长29.6%

产业报道

2025年04月02日

  4月2日消息,卓尔智联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公告。公司全年收入为1623.59亿元,同比增长29.6%;净利润9336.10万元,同比增长42.15%。

image.png

  毛利下降至6.99亿元,毛利率下降至0.43%,主要是由于供应链管理及贸易业务的毛利率下降,该业务占总收入的99.6%。

image.png

  分业务来看,2024年,供应链管理与贸易业务营收1617.36亿元,同比增长29.71%,持续巩固大宗商品数字化交易龙头地位,收入增加主要由于集团持续扩大业务规模;投资物业租金收入2.36亿元,同比减少16.9%,主要由于本年度内总出租面积下降;融资收入约6350万元,同比增加7.2%,主要得益于中农网的供应链融资收入增加;物业销售及相关服务收入2.43亿元,同比增长54.3%,收入主要来自销售零售商铺及配套设施单位。

  一、业务结构失衡:供应链业务占比过高埋下风险

  据网经社跨境电商台(CBEC.100EC.CN)查询DeepSeek后获悉,供应链管理及贸易业务贡献了99.6%的收入,这种极端的业务集中度暴露出两个问题:其一,大宗商品贸易固有的低毛利特性(通常1-3%)直接拉低整体盈利水平,0.43%的毛利率甚至低于行业平均;其二,租金、融资等增值服务收入虽增速可观(融资收入增7.2%,物业销售增54.3%),但合计不足3.6亿元的规模对业绩改善杯水车薪。这种"一条腿走路"的模式,使公司盈利受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显著,2024年毛利减少至6.99亿元即是明证。

  值得注意的是,中农网、化塑汇、卓钢链三大平台合计贡献879亿元营收,占总收入54%,说明平台化业务已形成一定规模壁垒。其中沐甜科技终端客户成交量占比提升77%,化塑汇SCM系统服务2.5万家企业,卓钢链建立50个服务中心等数据,表明数字化服务能力正在深化。但如何将规模优势转化为定价能力,仍是待解难题。

  二、数字化投入与盈利周期的博弈

  从各平台披露的运营数据看,卓尔智联正从单纯交易平台向综合服务商转型。卓钢链的"标准仓+服务中心"模式、化塑汇的SCM管理系统、沐甜科技的动态寻源等创新,显示其试图通过供应链服务获取溢价。但这类投入具有明显前置性特点——CIC累计交易额293亿美元、注册用户1.6万家的背后,必然伴随大量技术开发和市场教育成本。

  这种战略选择导致"短期毛利换长期壁垒"的行业共性。参考海外同类企业,美国B2B平台Flexport历经9年才实现盈利,国内钢银电商2023年毛利率也仅1.47%。卓尔智联当前0.43%的毛利率虽低于同行,但净利润同比提升42%,说明费用管控初见成效,只是数字化投入的回报周期可能比预期更长。

  三、未来发展的三个关键突破口

  1. 服务收入占比提升:参考全球工业品分销巨头固安捷(Grainger)30%+的毛利率,其核心在于MRO服务、库存管理等增值业务。卓尔智联现有融资收入仅6350万元,若能将供应链金融、质检仓储等服务的收入占比提升至5%以上,毛利率有望改善1-2个百分点。

  2. 数据变现模式创新:平台积累的310城价格数据、5.5万家企业交易画像,可衍生出征信服务、价格指数等产品。化工塑料领域的"化塑汇智库"已显现类似尝试,但需加快商业化落地。

  3. 跨境业务突破:CIC的293亿美元交易额显示国际化潜力,但相较国内业务增速(29.7%),其收入贡献仍未明确披露。抓住RCEP机遇,复制国内平台经验到东南亚市场,或成新增长点。

  卓尔智联目前已建设运营了农产品、化工塑料、钢铁及能源等B2B交易平台矩阵。旗下大型农产品B2B交易平台-深圳市中农网有限公司,于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约人民币166亿元。

  旗下化塑汇作为化工电商,以“平台+供应链服务”的模式,整合信息、商品、物流等资源,打造针对化工、塑料行业上下游客户的产业链服务,在数字供应链、数字化云工厂、敏捷化仓储物流、产融科技等方面大布局,构建产业互联网的多元生态服务体系。截至2024年6月30日,化塑汇平台累计客户数达53,174个,实现营业收入约人民币139亿元。

  当前,国内产业电商主要上市公司包括:国联股份、上海钢联、冠福股份、卓尔智联、生意宝、硬蛋创新、慧聪集团、卓创资讯、汇通达、焦点科技等。

+1

来源:网经社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