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消息,2025年第一季度即将结束,卖家业绩受单量不稳定和春季大促效果不佳影响,利润缩水。亚马逊宣布PrimeDay将延长至4天,新增Prime专享Z划算和秒杀活动,最低折扣要求分别为15%和20%。
一、Prime Day延长至4天:流量红利还是利润陷阱?
据网经社跨境电商台(CBEC.100EC.CN)查询DeepSeek后获悉,亚马逊此次调整Prime Day活动周期,从原来的2天延长至4天,并新增两项促销活动:
Prime专享Z划算(最低折扣15%) 、Prime专享秒杀(最低折扣20%)
这一变化旨在为卖家提供更长的销售窗口,尤其是帮助长尾商品和新品获得持续曝光。然而,卖家们的反应却呈现两极分化:
1. 支持者:延长销售期有利于长尾商品和品牌曝光
部分卖家认为,4天的促销期能缓解以往2天内流量过于集中的问题,让更多商品获得展示机会。特别是对于中小卖家和新品而言,更长的促销期意味着更稳定的流量分配,而非仅仅依赖爆款商品的短期冲刺。
2. 反对者:单日销量下降、价格战加剧、利润缩水
然而,更多卖家担忧,延长促销时间会导致流量分散,单日销量爆发力减弱。同时,新增的高折扣活动(如Z划算和秒杀)可能进一步压低售价,加剧行业内卷。一位卖家直言:“4天促销+前后BD(7天促销),相当于10天的低价期,销售额可能持平,但利润至少下滑15%。”
二、2025年Prime Day成本飙升:卖家面临三重压力
除了促销策略调整,今年的Prime Day还伴随着运营成本的全面上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促销费用大幅增加
亚马逊近期调整了促销活动的收费标准:
Z划算与秒杀费用:从固定$300/$150改为“$70/天+销售额1%”
Prime专享折扣:费用从$50上涨至$100
Coupon优惠券:改为“$5预付+销售额2.5%”
这意味着,高单价商品的促销成本可能翻倍,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
2. 广告成本持续攀升
亚马逊广告费用近年来持续上涨,2021年搜索广告CPC(单次点击成本)同比上涨50%,而2025年这一趋势仍在延续。业内人士指出,中小卖家若想在Prime Day获得足够曝光,可能需要将广告预算提升30%-50%。
3. 物流成本上涨20%-30%
受国际海运价格波动和关税政策影响,2025年跨境物流成本预计同比上涨20%-30%。对于依赖FBA的卖家而言,仓储和配送费用的增加将进一步削弱利润率。
三、卖家应对策略:优化选品、精准备货、减少低价依赖
面对成本上涨和竞争加剧,卖家需调整运营策略,以在Prime Day期间实现可持续增长:
1. 优化选品结构,减少低价依赖
优先选择高利润率、低物流成本的商品,避免陷入价格战。
开发差异化产品,增强品牌溢价能力,而非单纯依赖折扣吸引消费者。
2. 精准备货,降低库存风险
利用数据分析工具,精准预测Prime Day销量,避免库存积压或断货。
清理滞销库存,减少长期仓储费,提高资金周转效率。
3. 多渠道布局,降低对亚马逊单一平台的依赖
拓展独立站、TikTok Shop、Temu等新兴渠道,分散风险。
通过社交媒体营销(如TikTok、Instagram)建立品牌私域流量,减少对亚马逊广告的依赖。
4. 精细化运营,提升广告ROI
提前测试广告素材,优化关键词投放,降低无效点击。
利用亚马逊DSP广告和品牌推广工具,提高品牌曝光率。
四、结语:Prime Day仍是机遇,但需更精细化运营
尽管2025年Prime Day的成本压力显著增加,但它仍然是亚马逊卖家全年最重要的销售节点之一。关键在于,卖家需从“低价冲量”的粗放模式转向“精细化运营”,通过优化选品、控制成本、提升品牌价值,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盈利。
对于中小卖家而言,今年的Prime Day或许是一场“生存挑战”,但对于那些能够快速适应市场变化的卖家来说,它也可能成为行业洗牌后的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