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10日召开的第三届中国(杭州)国际快递业大会上,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表示,预计今年全年我国快递量将超过600亿件,基本上是全球快递量的一半以上。
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快递业务量达到507.1亿件;2019年1-7月,全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330.1亿件,同比增长26.2%。
在电商行业崛起的同时,我国快递行业也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数量巨大的快递包裹量在便利消费者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海量的快递包装垃圾,大部分被直接丢弃,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在2019中国快递“最后一公里”峰会上发布的《2019中国快递绿色发展现状与趋势报告》显示,随着中国快递包装使用绝对量持续攀升,资源消耗和污染问题越发不能忽视,生态环保压力日益增大。
报告指出,消费者在收到快递后,往往会把包装物随手丢弃或拆解过程中破坏包装箱,使其失去利用价值,成为一次性包装,造成包装循环利用率低和资源浪费现象。
调查显示,在我国特大城市中,快递包装垃圾增量已占到生活垃圾增量的93%,部分大型城市则为85%~90%。一场绿色快递包装攻坚战已刻不容缓。
2019年以来,全行业积极推进快递包装绿色化、减量化以及循环利用。截至6月底,全国电子运单使用率已达96%,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率已达45%,循环中转袋使用率已达44%,1万个包装废弃物回收站已安装启用。目前快递企业投入使用新能源汽车数量约2万辆。
与此同时,国家邮政局组织申通等6家品牌企业开展可循环中转袋(箱)全面替代一次性塑料编织袋试点。此外,顺丰推广应用紧固包装,累计节省用纸约 115吨,节省编织袋材料80吨,减少气泡膜使用量约500吨;京东3层纸箱使用比例超过95%,缓冲包装的厚度降低25%-35%;邮政企业试点投入可 循环包装箱回收率达100%。
只是,绿色快递包装推进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也有不容忽视的阻力,快递包装的减量化、循环化、替代化的推广初期成本很高。除去前期科技研发投入,包装循环箱、生物降解快递袋等绿色快递包装产品的使用成本也高于传统材料。
有专家指出,除可循环包装箱外,其他可降解快递耗材,如生物基胶带、可降解塑料袋等成本约为不可降解材料的3倍以上,如果全部更换为可降解材料,将增加企业运营成本。
据了解,京东仅生鲜品类使用可降解包装袋后,每年就额外增加两千多万元成本。顺丰在绿色快递“丰·BOX”项目的预算投入2018年为0.55亿 元,2019年将为1.5亿元,2020年将为3.5亿元。在快递绿色包装方面进行持续大规模的投入,中小快递企业或将难以承受。
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生鲜电商行业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103.2亿元,较2017年(1402.8亿元)增长49.93%,2019年我国生鲜 电商行业市场交易总额将突破3000亿元。每年产生近3亿个泡沫箱及10亿冰袋,基本不可回收。较为环保的可循环冷链箱则因箱体重量、回收流程等问题,实 际应用比例较低。
推动快递包装绿色化的同时,运输环节也需要更“绿”。《2018-2019年中国邮政快递绿色发展报告》指出,我国快递行业载运工具仍以传统交通工具为主,高耗能、高污染能源仍被广泛使用。截至6月底,快递企业投入使用新能源汽车总数约2万辆,占比仍较低。
此外,全社会绿色节能和环境保护的公共意识不强,也是加重快递包装垃圾问题的一大原因。不少商家为了避免商品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损坏,在胶带、填充物 上用量很大,这就导致不可避免的出现过度包装。而纸箱以外的泡沫、气泡膜等包装材料大多只能随生活垃圾进行焚烧或填埋,加剧了环境污染。
综合来看,快递行业飞速发展固然可喜,但随之而来的环保问题依然尖锐,需要从包装材料、运输环节、消费者环保意识等方面同时发力,方能摆脱困境。(来源:电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