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
一个多月前,家乐福否认会出售中国业务;一个多月后,家乐福中国还是宣布了自己的归宿。
不是“暧昧”已久的腾讯,也不是热衷买买买的阿里巴巴,而是电商老三苏宁!
家乐福中国改姓“苏”
就在昨天下午,苏宁突然发布一则公告表示,苏宁易购全资子公司苏宁国际与家乐福集团达成协议,拟48亿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的股份。在本次交易完成之后,苏宁易购将会变身成为家乐福中国的控股股东,家乐福集团持股比例降至20%。
此消息一出,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波澜。毕竟在此之前,家乐福与腾讯曾经有过一段“眉目传情”--两者以及永辉超市在2018年初曾达成股权投资意向,同时双方也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在供应链、云计算等方面展开合作。
谁又想到,如今一个反转,家乐福中国的良人也就变成了苏宁。
关于家乐福是谁,相信它都曾有在各位小主的生活中留下印记。作为全球领先的零售巨头之一,家乐福自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其已经开设了210家门店以及24家便利店,覆盖22个省份及51个大中型城市,同时拥有3000万左右的会员。
举个具体的例子,在大多数城市的热门商圈或中心商圈当中,我们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但从其近两年的情况来看,却是处于连年亏损当中。根据其财报显示,家乐福中国2017年营业收入为324.47亿元,净利润亏损10.99亿元;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99.58亿元,净利润亏损5.78亿元。
这也就意味着,表面看上去虽然风风光光,但苏宁娶进门的却是一个没落的“白富美”。
刘强东一语道破
从一代零售大佬到接连亏损,家乐福中国陷入这样的境地,不禁让人唏嘘更是让人意外。
肉眼可见,从2009年开始,家乐福中国就已经开始接连失利。先是稳坐了多年的线下大卖场一哥的位置,被大润发抢走;紧接着,在华门店数量也被沃尔玛超越。
除此之外,伴随着移动支付和新零售的来势汹汹,一直专注于线下的家乐福没有任何还手能力,眼看着一座座城池的丢失。
在这一点上,此次公告中也有提及--因为近年来线下零售业态受到互联网的冲击,家乐福中国虽然积极应对,但还是有了阶段性的经营亏损。
实际上,往长远来看,家乐福在中国市场的接连失利,还有很多深层的原因。比如,在2018年的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峰会上,刘强东就曾指出过,尽管家乐福在华门店地理位置优越,但由于没有高效的供应链在手,才会一步步输给对手们。
不可否认,在电商或新零售业态尚未走进千家万户之时,囊括衣食住行的大卖场模式,的确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但自从新零售业态开始推陈出新之后,消费者只需要动动手指,配送小哥便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货品送上门。尤其是商家配备了高效的供应链之后,配送时间还将大大缩短。以阿里的蜂鸟即配为例,一般都是30分钟内即可送达。
相较之下,到家乐福等传统大卖场进行购物,不仅考验人的体能,还需要面临排长队结账,停车困难,货品笨重等问题。即便是选择送货上门,也是需要等待一天或者半天的时间。
当然,困境中的家乐福也不是没有调整策略应对,但依旧激不起太大的水花,一直到今天的局面。
那么,按照天下商人不会做亏本生意的路数,苏宁为何要在这个时候买下家乐福?
郎有情,妾有意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何况家乐福还好好的。
在公告中,苏宁表示收购家乐福的原因主要是为了依托家乐福深耕多年的资源,加速发展大快消品类,同时进一步构建智慧零售场景的布局与降低采购、物流成本。
而在木易看来,这更是一场郎有情,妾有意的一拍即合。
首先,正如我们上文所提及,家乐福自己已经鼓捣不出什么新玩意,这个时候要想不被后浪拍在沙滩上,背靠一个拥有电商或新零售基因的巨头可以好乘凉。
其次,对于苏宁而言,截至2018年6月30日,苏宁易购合计拥有各类自营店面4813家,比2017年末新增814家,有了家乐福中国上百家大卖场的进一步加持,可以为苏宁在线下场景进一步锦上添花。
同时,有了家乐福的加入也能进一步丰富苏宁的零售网络布局。毕竟此前,除了苏宁小店、万达百货之外,苏宁还没有一个类似于家乐福的大型商超。
可以肯定的是,伴随着此次苏宁、家乐福中国联姻的尘埃落定,在零售战场上,已经初步形成了阿里、腾讯、苏宁“三国杀”的格局。
比苏宁更快一步,阿里早在2017年11月份就已经投入约28.8亿美元,收购大润发的母公司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在此之前,阿里就已经参股了联华超市
有阿里就少不少腾讯。另外一边,腾讯则是在2017年入股了永辉超市,2018年又和沃尔玛中国达成了深度战略合作。
按照这样的打法,不排除下一个巨头继续买买买。
会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