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消息,亚马逊日前与法国仓库机器人公司Balyo达成了投资协议。据悉,此项协议旨在促进该仓库机器人公司无人驾驶叉车技术的出售。
据协议内容表明,亚马逊将获得Balyo资本29%的免费认股权,并且在未来七年内还可以持有Balyo公司近三分之一的股份。而根据公司产品的订单数量,亚马逊可以决定是否行权。譬如,当亚马逊订购Balyo产品的金额达到3亿欧元(3.46亿美元)的时候,其就可以行使认股权。
实际上,作为全球电商巨头,亚马逊在高效仓储管理的建设方面也是煞费苦心,早在2012年其就率先入局了仓储机器人。彼时,亚马逊斥资7.7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仓储机器人企业Kiva Systems,并将其更名为亚马逊机器人(Amazon Robotics),在全球的仓库大量投入使用。
截至目前,该集团仓库在使用的机器人数量已经超过10万。同时,其在全球的配送中心也已部署了超过3万个Kiva机器人。此外,在2018年10月份,还有消息表明,亚马逊正在秘密开发分拣货物的机器人,希望在未来能代替人类员工工作。
据了解,在我国的仓储市场, 95%左右的电商订单是通过传统的人力仓储来完成生产的。但是在高强度的生产劳动以及日益增长的行业成本的压力下,仓储物流行业的人力资源却在以每年约20%的速度递减。与此同时,我国电商的订单量则在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实现递增。于是在这种极度不平衡的状态下,仓储机器人开始引起了各方的关注。
就阿里来说,在2015年,该集团就在天猫超市天津仓库布局了一款命名为曹操的仓储机器人。2018年双十一期间,阿里更是打造了中国最大的机器人仓库,其首个IoT未来园区正式投入服务,园区内的近700台AGV机器人也同日正式上线运行。同时,阿里还在天津建立了智慧一号仓库,在该仓库内可以实现500台机器人的联动高效作业。这也是目前亚洲地区最多机器人联动投入使用的智慧仓储场景。
此外,以打造无人仓为目标的京东也在密集的布局仓储机器人。2018年5月,京东对外开放全球首个全流程无人仓,并首次公开了无人仓的世界级建设标准。据悉,该集团4万平方米无人仓已经引入了上千机器人,其位于上海的无人仓中,也已经配备了300个仓储机器人。
同年11月,京东物流还宣布,联手英伟达以及自主移动机器人公司Syrius炬星,共同推出了一款新的人机协作机器人“Syrius炬星AMR”,以应用于仓储物流领域。与此同时,极智嘉、快仓等一些仓储机器人公司也纷纷受到资本的青睐,相继完成了多轮融资。
然而,在各方蜂拥而至的同时,仓储机器人的一些安全性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就在2018年12月,亚马逊仓库就发生了一起机器人事故,导致了24名亚马逊员工被送往医院治疗,30名工人在现场接受治疗。而就我国仓储机器人领域来说,市场发展实际上仍处于初期阶段,缺乏规范性和行业标准,并且其稳定性和智能化程度都还不够高,相应的也就还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
据此前北京赛迪机器人测评工程技术中心发布的《货到人仓储机器人测评成果》显示,目前国内市场上仓储机器人仍在不同程度存在50个问题。此外,50%的产品控制系统和上位机软件会出现崩溃现象,很多机器人产品都存在着障碍物检测盲区,对仓库的作业安全存在严重影响。
毋庸置疑的是,在机器人的研发上,产品的安全稳定性必然是首要考虑因素,因此对于众企业来说还需在该方面作出更多的努力,方能取得长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