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思范

供需两端均生变 支付牌照价格回归理性

数字金融

2018年11月07日

  11月7日消息,自进入2018年以来,第三方支付牌照供需两端均出现变化,相较于年初的炒牌热度,近期第三方牌照交易市场降温,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含金量被重估。据统计,目前市场上支付牌照交易的企业数量逐渐减少,而支付牌照的价格相比年初至少下降了20%。

  经过5年的激烈竞争,目前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市场格局已经趋于成熟。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目前国内拥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共238家,也就是说,除头部企业之外,还有200多家企业争夺着所剩无几的市场份额。所以从市场的角度来看,第三方支付的牌照其实并不稀缺,市场前景也没有此前想象的那么好。

  同时,在断直连后,对于设计银行卡交易的支付,支付机构也不再担任清算的角色,而是将清算信息传递给网联,再由网联来进行用户与商户之间银行账户的清算业务。这意味着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作用仅剩下商户与用户之间单纯的支付通道形式,支付机构的业务模式将完全回归本源。且一旦涉及金融业务,第三方支付机构必须与相关金融机构合作或获得相关金融牌照。第三方支付机构在支付结构中的地位大大降低,这也直接影响了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交易价格。

  此前,第三方支付牌照的高估值,主要支撑点在于其稀缺性。但自进入2018年以来,监管层面逐渐释放出放开支付牌照申请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供求双方对于牌照价值的预期,从而影响到支付牌照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除此之外,需求方的减少也是影响支付牌照估值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市场格局基本已定,随着前期牌照收购交易的陆续成交,潜在需求者数量在下降,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压了支付牌照的估值水平。

  实际上,存量中小支付机构的日子并不好过。据易观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8年第二季度》的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第三方支付市场的交易规模为393078.3亿元人民币,环比降低2.62%,这也是移动支付行业的交易规模环比增速首次出现负增长。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支付牌照本身其实并无实际价值,只是由于监管部门停发新证,入场企业碍于合规问题而不得不收购持证公司。在备付金全额集中存管后,中小支付机构更加失去竞争力,即便有牌照也一样难以生存,反而会增加支付牌照交易的供给,进一步促进其价格下降。

  可以预见,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第三方支付市场的估值将渐趋理性。“玩概念、囤牌照”的情况不会再有,未来在获得支付牌照的企业中,真正能够通过通道业务反哺主业获利的企业将占绝大多数。在回归本之后的第三方支付,大数据将是其重要的生产资料。

+1

来源:电商报 作者:周一琪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