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思范

宽进严罚 拼多多恐难摘下“便宜没好货”标签

头部电商

2018年04月03日

  2018年4月3日消息,野蛮扩张后,拼多多在国内电商行业可谓是异军突起,却也因为频频被投诉而被扣上“便宜没好货”的帽子。尽管拼多多试图以重罚改变这一印象,但简单粗暴的办法也往往演变成双刃剑。

  日前,拼多多对外开放其位于江西瑞昌的品牌工厂,针对平台上屡禁不止的质量问题,拼多多在开放日当天宣布,会加大对管理者和商户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未来还将采用大数据来做提前预警和更多管控。显然面对消费升级趋势,以低价为杀手锏的拼多多试图打“质量牌”。只不过针对平台上质量问题,拼多多选择处理方法依然是“换汤不换药”。

  事实上,就现今拼多多针对商家的入驻、运营等方面的商业模式而言,拼多多选择“以罚代管”不足为奇。据《电商报》记者了解,拼多多上商家入驻的保证金普遍在一千到两千元之间,而生鲜、化妆品等个别种类则在万元左右,相比京东等电商平台而言,资金门槛较低。

  2015年才上线的拼多多,显然试图以低门槛吸引更多走低价路线的商户入驻以壮大平台实力,事实也证明,这一策略确实成为拼多多挤入电商App头部玩家的竞争资本。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拼多多的付费用户数已从2016年的1亿多增加至3亿。然而相对较低的违法成本,未能起到将不法商家挡在平台之外的作用,也为假货横行埋下隐患。

  针对良莠不齐的商家带来的商品质量问题,拼多多采取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办法,对入驻商家进行高额罚款。不过尽管拼多多奉行的“严刑峻罚”粗暴而有效,但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都并不完全买账。公益投诉平台聚投诉显示,3月针对拼多多的投诉达到149件,其中仅有5件得到解决。就近期所反映的投诉来看,问题主要集中在以售假的名义擅自冻结商户店铺资金,包庇售假商家等。显然严刑峻罚非但没有,反而给了平台方过于强势的话语权及执法权,其裁定往往难以令商家及用户完全信服。

  尽管“便宜没好货”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但短期内关于拼多多的种种诟病恐怕还不会消停。在走低价路线吸引“消费降级”一代的同时,拼多多仍有必要加强平台针对假货及商家的监管机制,更多从入驻商家的筛选标准入手,从源头提高品控能力。

+1

来源:电商报 作者:须臾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