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春节刚过,京东金融举行2017年战略沟通会。这是京东金融于2013年独立运营之后,第一次召开如此盛大而积极的媒体沟通。
此前的2016年11月,京东在第三季度财报中宣布剥离京东金融。这个动辄被拿来与蚂蚁金服对标的企业,此前在媒体宣传上一直较为保守,但是如今却一改往日的低调,从幕后走向台前。
这是京东金融的一次全力出击。以往,京东金融主要是在京东商城的体系内提供金融服务,未来京东金融将走出京东,为中国4600多家传统金融机构提供服务。
这意味着,京东金融市场定位和服务对象的根本变化,其主要的服务对象从过去的京东商城连接的企业和消费者,变为了中国银行业大约4600多家法人机构,而这些机构连接着全中国13亿人口。这意味着未来京东金融市场空间的大大拓展,此前京东金融估值为466.5亿元,如果战略成功,京东金融的价值将大为提升。
为支持战略执行,今年1月,京东金融CEO陈生强更是高调提出,要创造“20个以上的亿万富翁,300个以上的千万富翁”。
然而,走出京东并非易事。京东金融此前体量尚小,今后面临的挑战也十分巨大。从宏观看,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从微观看,经过几年鏖战,蚂蚁金服、腾讯、百度金融、陆金所等都在逐步奠定行业基本格局。京东金融CEO陈生强在2016年初的判断是,金融科技行业格局这一两年就会确定下来,抢占制高点之战已经打响。
转型:从“敌人”到“伙伴”
京东金融在京东,被京东商城创始人刘强东寄予厚望,他希望京东未来相当盈利来自金融。
2016年全年,京东金融用了一年时间进行战略转型。京东金融副总裁许凌回忆,京东金融最早推出京东白条时,传统金融机构都将其视为“敌人”,但是现在,京东金融正尝试成为传统金融机构的“伙伴”。
这个转型的出发点是——扩大市场。许凌回忆,这个思路的调整源于与中信银行联合推出联名信用卡。
最初与金融机构合作,京东金融内部也担心被拿走用户和数据,可是合作开始之后发现不是这样的。2015年7、8月份,京东金融联合中信银行推出联名信用卡,把京东金融用户主动推给银行使用。这个合作的主要目的,是希望京东白条的用户不光能在京东商城买东西时用京东白条,而是在整个市场都能用。这个联名信用卡用了三个月时间,用户申请量超过100万,占到中信银行线上渠道较高份额,并且这个数字在不断增加。“这就促使我们把思考角度调过来,我们发现京东金融的用户、风控数据可以帮助传统金融业务效率提高数倍,我们很快觉得应该加大这个方向。”
之后,2016年6月,京东金融的现金贷产品“京东金条”向银行开放合作,第一家合作银行是上海银行。许凌透露,在与一家银行的合作中,京东金条用两三个月,贷出近百亿贷款,用几个月时间就带来那家银行一年的贷款规模。
“之所以转型,是因为看好这个市场。”许凌解释,京东金融的思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4600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活得好的没几家,新的参与者如果不能带来革命性的创新或者驱动,只是挤进来,对行业没有影响。
京东金融变革行业的雄心可见,用许凌的话来说是“比我们简单赚些小钱更有意思”。
走出京东
可是如何走出京东,这是个问题。
从形式上看,京东金融有七大板块: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众筹、财富管理、保险、支付、证券。
实际上,作为电商平台,一头连着供应商,一头连着消费者,分别面向企业和个人的金融服务才是京东金融的业务核心。在2月5日的战略沟通会上,两位主讲者分别是京东金融副总裁许凌、京东金融副总裁王琳,前者一手带起了消费金融业务,后者主要负责企业金融业务。
在自己本来的业务体系内,京东金融有先天优势。但是,要走出去却困难重重。京东金融业务从“京东白条”起家,这类消费信贷产品也具有先天不足的缺陷,即只能在电商平台内部进行消化,难以延伸到线下更广泛的消费空间。
走出京东,与银行联名发信用卡、合作推现金贷、与中国银联合作,目前是比较清晰的三个方面,未来的合作在产品、风控和营销层面。
许凌透露,京东金融与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发联名信用卡,一年时间,帮助银行把通过率提高了三到四倍,同时其不良率与传统的不良率差了一个数量级。京东金融与传统金融机构的营销合作,可以将营销转化率提升20倍左右。去年11月,许凌去参加中国中小银行年会,他称有大量的银行找他,希望开展合作。
在消费场景的扩展上,京东金融更是投资了许多电商平台之外的互联网公司,包括专注旅游分期的首付游、专注大学生领域的分期乐、专注车贷的美利金融等等。
面向企业的金融服务,过去主要有“京保贝”、“京小贷”和动产融资,京东金融副总裁王琳介绍,目前这些业务已经进行了战略升级。
“京保贝”过去是针对京东自营产品的供应商推出的快速贷款服务。王琳透露,未来“京保贝”不止在京东体系内部。目前,与“京保贝”合作的,已经有排名行业前三的物流公司、排名行业前三的医药分销公司等。
“京小贷”过去主要针对京东开放平台上的小卖家,王琳透露,目前“京小贷”服务着几十家线上和线下的销售平台,“京小贷”正在与合作伙伴一起研究线上和线下风控的结合。
综合来看,王琳解释,京东在企业金融方面主要是帮助优秀的资产匹配资金,简单来讲就是企业的相关资料加上京东的风控给资金方选择。
在企业账户理财方面,王琳解释,这块能力的输出主要是随着企业服务的开展渗透到企业的。因此反而会淡化金融服务,而强调企业服务。过去一年,京东金融考察了许多做企业服务的公司,企业账户理财产品将随着这些触角深入到企业。
重金砸支付
然而,这一切战略要落地,有一个大前提,就是——大家用京东支付。通俗地说,就是消费者愿意把钱放在京东的账户里。而账户体系,是京东金融的致命弱点。
根据艾瑞咨询2015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报告,京东支付市场份额只有2.0%。与此相对,支付宝的份额达到47.5%,也就是说,支付宝大约相当于20多个京东支付。
京东支付和京东钱包更多的应用依然是在京东体系内。在外卖、O2O下单或者其他支付场景下,用户通常的选择都是支付宝或者微信支付,甚至是大把砸钱的百度钱包。
陈生强对这个问题的着急已经溢于言表,他在2017年京东金融年会的讲话中用了三个“很重要”来强调:“支付是我们必须全力出击的重要战略。支付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许凌透露,2017年,京东金融要在支付上大力砸钱、砸资源、砸精力。他表示,未来三个月左右,京东在支付方面会有大动作发布,整个组织结构也会为支付做调整。
他坦承,支付确实是京东金融的短板,竞争对手已经做了十多年支付,而京东2012年才收购网银在线开始做支付,2013年京东金融独立运营之后才重新调整优化。
“过去我们不会砸钱扩市场,因为在产品还不成熟的时候,花钱砸市场只能带来大量的客户投诉。”许凌解释,“所以,过去三年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在体系内部优化体验和产品能力。”
“但是现在,我们认为时机已经到了。”许凌称,京东金融最新数据已经显示,京东支付第一次绑卡的成功率不比竞争对手差,第二次使用的成功率更高。
今年开始,京东金融的支付将加速向外拓展。许凌相信,与中国银联的合作有助于给看似定局的支付市场带来变革。
“大家有没有发现,移动支付老大老二的位置开始换了?驱动变化的是技术和体验,只要你使用起来更方便、有更多场景,用户就会选择你,而我们现在具备了这样的条件。”许凌说。